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6405
  • 博文数量: 29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474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4-03-17 14:27
个人简介

今天的我将成就明天的自己。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9)

文章存档

2014年(29)

我的朋友

分类: Android平台

2014-07-06 14:51:56

随着可穿戴技术在近几年的爆炸式发展,智能手表已经从科幻电影中的道具变成了人们真实生活中的小助手。谷歌在上个月的I/O开发者大会上再度介绍了适用于可穿戴设备的Android Wear系统平台,同时还推出了首批搭载Android Wear系统的智能手表——三星Gear Live、摩托Moto 360和LG G Watch。

科技媒体CNET日前撰文称尽管Android Wear背靠谷歌这颗大树,但由于目前的智能手表大多缺乏卖点,整个市场尚不成熟,所以这个面向可穿戴设备的系统仍然要面临激烈的竞争。以下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看过《杰森一家》(The Jetsons)、《霹雳游侠》(Knight Rider)和《超级战队》(Power Rangers)等科幻类的影视剧的观众肯定对在片中频频出现的智能手表有着深刻的印象,如今,智能手表已经不仅仅只存在于科幻剧里,它们已经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开始煞有介事地扮演起“小助手”的角色。

在上个月的谷歌I/O开发者大会上,先后有三款搭载Android Wear的智能手表亮相,分别是三星的Gear Live、LG的G Watch和摩托罗拉的Moto 360,这种科技公司扎推发布同一类型产品的情况并不多见,一时间会让我们感觉已经身处下一轮技术革命的风口浪尖。但是,在我们真正体验了这三款设备之后,不得不承认智能手表所谓的“腕上计算”概念仍然不够成熟,我们甚至没有看到此类产品成功的可能性。

微软SPOT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索尼、精工、LG和时尚品牌Fossil公司都相继推出过智能手表产品,但每一次尝试都是虎头蛇尾而草草收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微软曾经联手美国知名手表厂商天美时(Timex)打造智能手表Data Link,这款复古式的手表能够以无线接收电脑发送的数据,然后再以白色线条的形式在屏幕上展现出来。



Data Link在当年曾经收到过包括《大众机械》(Popular Mechanics)、《Byte》和《大众科学》(Popular Science)在内的媒体的广泛好品,其中《大众科学》甚至将其“最佳新产品”的奖项颁发给这款产品,这种媒体一片叫好之声的情况与目前谷歌Android Wear受到的“待遇”大同小异,不幸的是,Data Link当年并未获得成功,这也让人不得不担忧Android Wear的前途。

微软早在10年前就开始着手打造一个类似于Android Wear的平台,并在2004年推出了智能手表技术SPOT(Smart Personal Object Technology,智能个人对象技术),这项技术能够让智能手表设备通过FM调频信号来接收新闻和天气预报等信息,时任微软CEO的比尔?盖茨希望能从智能手表入手,将更多的家用电子设备纳入到SPOT的阵营之中。

包括Fossil和松拓(Suunto)在内的合作伙伴在当时都曾与微软合作推出过SPOT智能手表,而用户则通过一项名为MSN Direct的服务来订阅对应的信息推送服务。但是,随着手机与互联网的深度整合,没有人愿意花钱去购买一款通过FM调频信号接收信息的设备,微软也在2008年宣布终止对SPOT平台的支持。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市面上就曾经出现过能与Apple II等电脑相互兼容的可穿戴设备,但是到了2014年,绝大部分智能手表的产品仍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根据笔者的分析,主要有两个可能的原因。其一,真正让智能手表变得吸引人的技术尚未出现;其二,或许人们根本就不喜欢智能手表这种类型的产品。


0x00000006E.0x22.00000000351.00000162
0x00000006E.0x22.00000000351.000000162
0x00000006E.0x22.00000000351.0000000162
0x00000006E.0x22.00000000351.00000000162
阅读(19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