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7449
  • 博文数量: 55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58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4-03-13 09:40
个人简介

有梦想要去努力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4年(55)

我的朋友

分类: IT职场

2014-07-31 18:33:47

  关注社区和谐共处,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是我们的传统,但是现在却出现倒退。身体不适想去医院检查,但家里却还有行动不便的家人需要照顾,怎么办?家里的水管坏了,是不是一定要“花钱”请服务?邻里之间产生矛盾,如何调解?这些在万达社区都不再是问题,一面爱心中介墙,一套可在社区流通的幸福积分券,一张志愿服务网络,就可以将这些平时常见的邻里矛盾与社区问题一站式解决。

  研究公共生活的理论家理查德·桑内特曾在其代表作《公共人的衰落》中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自我迷恋是公共生活的衰落的结果,而公共生活的衰落,则是入侵公共领域的人格引起的。简单说就是,现代人失去了对公共生活的关注,而导致公共生活的衰落,最终又加剧个人只关注自己的心态蔓延。在这个意义上,万达社区的幸福驿站的建立,无疑是试图打破那种原子化社会状态,重新让社会居民回归到公共的社区生活中来。

  不要小看这样的社区“公共人”的回归,如今常常有人感叹社会性冷漠,老人倒地无人扶等现象,都与公共人的衰落有着重要关系。因为公共生活的式微,每个人都感觉不到公共参与的重要性,从而失去了对外界的参与热情,每个人都沉浸在自身的狭隘利益之中,自然导致社会性冷漠的生长。这表面看起来是更加注重自身利益的维护,但在一个风险社会,每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一旦公共生活不存在,最终将是每个人共同利益的萎缩。

  如万达社区建立幸福驿站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是由拆迁农民组成的新社区在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上都存在着不适与不畅。那么,这种“陌生人”的状态该如何打破,就成了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万达社区通过建立志愿者工作制度、评价激励制度、培训制度等,联合社区居民与商户,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既使得大家交往的机会增多,利于打破陌生人之间的隔膜,更使得原本被掩盖的社区公共生活凸显出来。通过互相提供志愿服务,每个个体、家庭、商户都能从中发现自己的需求,无疑大大激发了大家对志愿服务的热情,最终实现社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个志愿者文化不够兴盛的社会,要打造社会志愿队伍的难度可想而知。在这方面,万达社区的创新可谓提供了借鉴。如评价激励制度和幸福积分券的创造,就为原本可能“索然无味”的志愿活动,引入了激励机制,大大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这种激励机制,实际上是打破了对于传统意义上志愿活动的纯道德想象,使得志愿活动的实际价值被凸显出来,一方面激发了大家的志愿兴趣,另一方面,对于志愿活动队伍建设与长远发展而言,也大有裨益。

  当然,社会志愿活动的开展,绝不意味着它必然要限定在狭义上的社区范围。一来,随着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壮大,志愿活动的增多,它一旦超出了社区需求,就必然需要谋求更大的服务平台,走向社会。在这方面,相关部门与社会公益组织可以尝试以购买公共服务或者合作的方式,来引导社区志愿者朝着更加成熟与专业的方向发展。二来,社区的服务需求,一般很难完全被社会内部的志愿消化,在这个意义上,它也需引入更多的外部志愿力量参与进来,打通社区与社区之间,政府部门与公益组织之间的壁垒,从而实现互通有无,使得志愿服务的价值最大化。

  社区志愿活动不可能孤立存在,它必然需要与社会各方面打交道,而不只局限于某个单一的社区内部。特别是在起步阶段,它除了需要社区方面的支持,也需要相关部门予以针对性的扶持,比如对公益活动的经费支持,比如专业性的志愿者培训,实现志愿活动的专业化与精细化。在某种程度上,万达社区的幸福驿站已经提供了一种可以期待的社会志愿活动模式,值得社会各方面的呵护与支持。当这样的模式能够得到相当程度上的复制,它必将重塑和重新定义我们的公共人与公共生活,其影响,也必定超出社区范畴,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文明程度。

  文章来源于: 

阅读(15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