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7416
  • 博文数量: 55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58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4-03-13 09:40
个人简介

有梦想要去努力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4年(55)

我的朋友

分类: IT职场

2014-03-13 17:29:30

  最近在《悉尼先驱晨报》获悉,让公益组织听了就发抖的问题莫过于问他们的财务情况,包括员工薪水等等。尤其在诸如圣诞节、感恩节这种捐赠高峰期,非营利机构更害怕公众对他们进行财务上的比较,弄不好就会让捐赠进了别人的口袋。

  所以,当你向他们询问募捐活动的开销和高层管理人员的薪水时,自然不会有公益组织乐于抢先回答。但令人惊讶的是,在今天的澳大利亚,公众如果想得到一份关于公众组织的详细财务信息竟然如此困难。

  首先,不少机构根本就不制作纸面的年度报告,原因是成本高昂,但这些信息在他们的网站上同样也找不到。其次,虽然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对于公益机构的确有递交年度财务报告的要求。但这项要求并不面向所有类型的公益机构,并且这份报告对公众是收费的:50澳元。

  而且,在这份报告里,公益机构并不会把机构内每名员工的薪水都列出来,所以像首席执行官或首席财务官这样职务的岗位薪水根本无从得知。

  当然,有部分机构做得很好,但只限于大型公益组织。这些跨国的大型机构并不羞于透露自己的财务信息,也能做到在网上有迹可循。世界宣明会(World Vision)就是范本之一:它向外界提供了一份其四大高管的薪金清单。

  这些大型机构承担得起制作报告的费用,也有精力梳理这些信息,以表格的形式放到网上,让公众一目了然。他们的财务信息也不太会遭到质疑,因为他们的确有能力把每项开支都尽可能地压缩。

  但对于整个澳大利亚非营利行业来说,信息透明并不是他们所关心的头等大事。政府虽然有计划成立新的监管机构来获取非营利机构的财务信息,但公众能得到的信息依然少得可怜。

  《文章来源于:文章经过编辑修改,如有争议请与本站联系》

阅读(154)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卢俊卿关注微时代传播正能量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