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49810
  • 博文数量: 14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14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4-02-12 15:27
个人简介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4)

文章存档

2014年(14)

分类: C/C++

2014-02-17 17:13:02

开篇

   这是经典排序算法系列的讲解,从这里能够学到什么:
         1、排序算法的分类
         2、各种排序算法的实现原理及相应代码
         3、各种排序算法的性能分析及应用场景
   这里的代码将会在真实环境中,正确运行,请大家放心。

一、交换排序

       交换排序包括冒泡排序、快速排序,顾名思义此类排序方法的核心是“交换”。

 1.1 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原理:从字面理解,冒泡排序是一种类似于“冒泡”的自然现象,轻者“浮”到顶端;在程序中的具体实现是:从第一个元素开始与第二个元素比较,将较小的元素放到后面,在比较第二个元素与第三个元素,较小者放到后面,......依次类推,最后最小的元素放到数组的最后,完成一次“冒泡”;再根据上述比较将第二小的元素放到倒数第二的位置上,最终完成排序。
        代码实现:

点击(此处)折叠或打开

  1. /************************************************************************/
  2. /* 交换两个变量的值 */
  3. /************************************************************************/
  4. void myswap(int *a, int *b)
  5. {
  6.     int c = *a;
  7.     *a = *b;
  8.     *b = c;
  9. }
 
以后对于myswap的调用同此处

点击(此处)折叠或打开

  1. /************************************************************************/
  2. /*
  3.  * 冒泡排序
  4.  * 输入:arr: 待排序数组
  5.  * num: 数组个数
  6. */
  7. /************************************************************************/
  8.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num)
  9. {
  10.     int i = 0, j = 0;    // i, j变量用于计数
  11.     int changeflag = 0;  // 正序标志
  12.     
  13.     for(i = 0; i < num; i++)
  14.     {
  15.         changeflag = 0;

  16.         for(j = 0; j < num - i - 1; j++)
  17.         {
  18.             if(arr[j] < arr[j + 1])
  19.             {
  20.                 changeflag = 1;
  21.                 myswap(&arr[j], &arr[j + 1]);
  22.             }
  23.         }

  24.         if(!changeflag) break; // 正序退出
  25.     }
  26. }
        性能分析: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当数组时“正序”时,不需要进行值的交换,却需要进行比较,此时的时间复杂度为O(n),当是“逆序”时比较次数没变,每次比较需要交换值,所以时间复杂度为最大时间O(n^2)。

  1.2 快速排序(quick sort)

        原理:快速排序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改进,是由C. A. R. Hoare提出的一种排序算法,基本思想是:选择一个元素作为因子,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因子小,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因子大,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
        代码实现:

点击(此处)折叠或打开

  1. // 从小到大分隔
  2. int partition(int a[], int s, int e)
  3. {
  4.     int key = a[s]; // 拿数组的第一个元素作为因子
  5.     int key_location = s + 1; // 比因子大的数的第一个位置
  6.     int j = 0;

  7.     for(j = s + 1; j <= e; j++)
  8.     {
  9.         if(a[j] < key)
  10.         {
  11.             myswap(&a[j], &a[key_location]);
  12.             key_location++;
  13.         }
  14.     }

  15.     myswap(&a[s], &a[key_location - 1]);

  16.     return key_location - 1;
  17. }
  18. // 另外一种分隔方法,从两端交替向中间扫描
  19. int partition2(int a[], int s, int e)
  20. {
  21.     int key = a[s];
  22.     int i = s, j = e;

  23.     while(i < j)
  24.     {
  25.         while((i < j) && (a[j] >= key))
  26.             j--;
  27.         a[i] = a[j];

  28.         while((i < j) && (a[i] <= key))
  29.             i++;
  30.         a[j] = a[i];
  31.     }

  32.     a[i] = key;

  33.     return i;
  34. }
  35. /************************************************************************/
  36. /* 快速排序 */
  37. /************************************************************************/
  38. void quicksort(int *a, int start, int end)
  39. {
  40.     int keyloc = 0;

  41.     if(start <= end)
  42.     {
  43.         keyloc = partition2(a, start, end);
  44.         quicksort(a, keyloc + 1, end);
  45.         quicksort(a, 0, keyloc - 1);
  46.     }
  47. }
        性能分析: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与数据的对称性有关。最好的情况是我们每次都分割成两个几近相等的片段,也就是每次的递归调用都处理一半的数据;所以在调用结束时需要进行log N次的递归调用这个意思就是调用树的深度是O(log n)。但是在同一阶层的两个程序调用中,不会处理到原来数列的相同部份;因此,程序调用的每一阶层总共全部仅需要O(n)的时间(每个调用有某些共同的额外耗费,但是因为在每一阶层仅仅只有O(n)个调用,这些被归纳在O(n)系数中)。结果是这个算法仅需使用O(n log n)时间。最坏情况下(每次划分都不对称,如输入的序列有序或者逆序时)时间复杂度为o(n^2),也就是冒泡排序的时间,所以在待排序序列有序或逆序时不宜选用快速排序。此外,快速排序是不稳定的。

二、参考书籍

      《数据结构》  严蔚敏版     《算法导论》
阅读(1960)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排序算法(3)--插入排序(插入、希尔)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