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329
  • 博文数量: 4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5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4-02-12 13:31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4年(4)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云计算

2014-02-22 14:07:37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尊重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个性化

《语文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阅读目标更特别强调学生的个性感受和体验,这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作出自己的判断”等九个带有“自己”的词语表述中可见一斑。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倡导语文阅读教学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

一、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阅读活动应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它需要读者自行理解、体验、感悟这种“寄托某若干意义的符号”。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应具有自主性、独立性。老师应留给学生自主的阅读权利,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阅读原文上,并以原有知识结构为底座,独立地进行不同层次的读,在读中积极思考,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一个目标一个台阶式地前进,进而完成全程阅读。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一株紫丁香》一文时,可让学生反复通过不同目的的“五读”(读通、读懂、读好、读熟、读深)完成课文学习,学生在“一读”时,针对“读通”的要求找到长句子练习朗读,这样很快克服了朗读难点。在“二读”时,学生又找准“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这一理解难点,相互讨论,解决并读懂了一株紫丁香实际就是学生的一片心意。由于有了以上的理解,学生在“三读”环节中就能有深情地读,渐渐地进入了“读熟”这一学习环节。最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使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上一个新的层次。总之,把自主阅读的机会留给学生是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的重要保证。本文来自论文检测整理提供:

阅读(25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