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719
  • 博文数量: 8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10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4-01-17 09:1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4年(8)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Android平台

2014-03-12 15:27:41

 


 

过去的一周(225日至33),根据不完全统计,110家银行发行了1016款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超过5%()达到801款,其中预期年收益率超过6%()达到了230款。“这款产品卖得不错,6.3%的预期年化收益率,20万起步,期限177天,到期后就能拿到6110元的收益。”在武昌一城商行网点,一位理财经理一看到记者站在理财资讯告示栏前,就立马上来

 

记者仔细观察发现,该行张贴的本周理财产品资讯中,共有12款产品,其中11款预期年化收益率都超过了6%,剩余一款也是5.9%。而且该资讯中,还把所有超过6%的收益率用黑体大字给以强调,并将起步金额到期后的预期收益计算出来,着实让人眼馋。就在记者跟理财经理了解情况的当下,有三位市民上前咨询,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无独有偶,在另一家股份行,几款高收益理财产品的信息也被放在一进门最显眼的地方。一款100万起购,371天的产品收益率就高达6.7%,而五万起购,77天的产品收益率也能达到6.2%6.3%。“虽然比不上过年前,但最近的产品收益还是挺不错的,明后天我们还有几款产品要推出,预期收益率不会比现在低。”该银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

 

专家:

 

涨跌互现背后是存款争夺战

 

“与12月份相比,现在整个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和预期收益率都处在下行阶段。”某股份制银行财富管理专家指出,“之所以有个别银行推出收益较高的产品,就是为了吸引客户,以获得存款”。

 

她表示,受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和居民理财需求的猛增,银行存款受到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一月份人民币存款就减少9402亿元。“一方面,去年兴起的互联网产品瞄准草根理财这一块,分流了一部分;另一方面,居民购买理财的这一部分资金不算是存款,如今老百姓的理财需求在增加,很多人把原来的存款拿出来买理财,存款部分自然就少了。”在这种背景下,一些银行近期频推高收益的产品就显得合理多了。

 

“在互联网的倒逼下,如今银行的资金成本相比过去大大提高。”互联网金融观察人士鲁振旺表示,“但银行如果想靠短期内理财产品的高收益来吸引客户,长远来说,显然并不可取”。

 

他还预测,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率保持在4%5%之间才是合理的,而这一状况将在未来三到五个月内实现。

 

事实上,收益波动剧烈的基金与收益走势平稳的基金可能拥有相同的7日年化收益率,单凭此数据,投资者很难对该基金的长期投资价值作出合理判断。

 

上述理财师告诉记者,为吸引投资者,基金公司短期内可通过兑现浮盈的方式做高7日年化收益率,但若市场突变遭遇大规模赎回,就会引发流动性危机。因此,建议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应多关注每万份基金净收益,这一数据代表该基金当前真实收益能力。

 

如果是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则需要关注不同产品的存续期限,及时对接后续产品,才能保证连续获得相对稳定的年化收益率。同时,由于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设有一定的购买门槛,投资者在组合购买时应充分考虑不同产品的到期时间,合理分配资金。

阅读(10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