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编译时所需的从属文件
# cd /usr/src/linux
# make dep
2、清除内核编译的目标文件
# make clean
3、编译内核
# make zImage
内核编译成功后,会在/usr/src/linux/arch/i386/boot目录中生成一个新内核的映像文件zImage。如果编译的内核很大的话,系统会提示你使用make bzImage命令来编译。这时,编译程序就会生成一个名叫bzImage的内核映像文件。
4、编译可加载模块
如果用户在配置内核时设置了可加载模块,则需要对这些模块进行编译,以便将来使用insmod命令进行加载。
# make modules
# make modelus_install
编译成功后,系统会在/lib/modules目录下生成一个x.x.x子目录,里面存放着新内核的所有可加载模块。
5、 启动新内核
(1)、将新内核和System.map文件拷贝到/boot目录下
# cp /usr/src/linux/arch/i386/boot/bzImage /boot/vmlinuz-x.x.x
# cp /usr/src/linux/System.map /boot/System.map-x.x.x
# cd /boot
# rm -f System.map
# ln -s System.map-x.x.x System.map
(2)、配置/etc/lilo.conf文件。在该文件中加入下面几行:
default=linux-x.x.x
image=/boot/vmlinuz-x.x.x
label=linux-x.x.x
root=/dev/hda1
read-only
(3)、使新配置生效
# /sbin/lilo
(4)、重新启动系统
# /sbin/reboot
新内核如果不能正常启动,用户可以在LILO:提示符下启动旧内核。然后查出故障原因,重新编译新内核即可
阅读(1373)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