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7662
  • 博文数量: 18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13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11-28 09:47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4年(1)

2013年(17)

我的朋友

分类: 网络与安全

2013-12-04 15:29:35

  一家有着多个分支机构的大型企业,IT信息化建设已是走在同行业的前列。企业的日常费用报销、合同审批等流程均是通过企业自建的工作流系统完成,其后端核心数据库是SQL Server。

  两件泄密事件
  

  该公司曾遭遇两次较严重的泄密事件,一次是对一项服务项目进行采购和招标后,确定了意向的公司,并且在工作流中进行了相关审批。按公司规定,此事暂时还处于保密阶段,但是相关信息很快便被泄露出去了,泄露原因却无人知晓。还有一次,公司人员的工资明细莫名其妙的被极个别的人员知道,并在小范围内传播。

  虽然公司在暗中进行了调查(包括行政和技术的层面),却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是哪个人的行为,以及通过哪些途径窃取了数据。

  痛定思痛,公司下决心部署了数据库安全审计解决方案,之后再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泄密事件,而且也反推出了之前泄密事件发生的根源和数据库相关,而且是内部人员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操作所为。

  探寻数据库安全风险

  从上述事例中可以看出,作为公司核心数据信息的存储载体,数据库的安全和审计尤为重要,一般企业的数据库管理面临如下的风险或挑战:

  1、管理风险

  内部员工的日常操作不够规范;第三方维护人员的操作监控缺失;离职员工可能在系统中留有后门等等。

  2、技术风险

  数据库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出于稳定性的考虑,往往对补丁的跟进非常延后,更主要的是企业内部人员可以通过应用层注入攻击等将使数据库处于一种受威胁的状态,而网络层设备很难阻止此类攻击。

  对一些重要或敏感数据的误操作,会带来较大的风险及损失,如何阻断操作或警告是很大的挑战。

  3、审计风险

  现有的依赖于数据库日志文件的审计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如数据库审计功能的开启会影响数据库本身的性能。同时,数据库日志文件本身存在被篡改的风险,自身的日志审计也难以体现审计信息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通过域组策略等的审计方法,亦不能满足对审计的细粒度要求以及对操作者的记录等。

  有效的行为审计分析和灵活的审计策略缺失等。

  再回头来看第一部分的两起泄密事件,或多或少均和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审计风险有关联。如果这家公司在数据库方面的操作流程规范,数据库管理人员的职责明确,操作有监控记录的话,就可以实现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维护时要审批,且只有具备相应权限的管理人员才能完成,同时也会对操作行为进行监控记录。

  如果对一些重要的、敏感的数据进行操作时(如查询工资表、如重要人名),有报警或是阻断,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避免以上事件的发生。另外,如果有对全部或是部分的操作有记录,且利于查询或回放,就可以更好的定位原因及责任人。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那么,关于数据库安全,到底要防范些什么,又该怎么去防呢?

  由上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提供的InforCube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是一款专业的、致力于全面保障数据安全的管理系统,它可以有效监控数据库访问行为,准确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状态,及时发现违反数据库安全策略的事件,并实时告警、记录,从而实现安全事件的定位分析,事后追查取证,以此保障数据库安全。系统以网络审计方式为主,同时兼顾数据库本地审计,对数据库的查询、新增、删除、修改、授权等各种操作行为进行解析和智能关联,并提供多种灵活方便的查询方法、统计报表,供数据库管理者查询、分析和决策。

阅读(15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