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622737
  • 博文数量: 877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5921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12-05 12:25
个人简介

技术的乐趣在于分享,欢迎多多交流,多多沟通。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77)

文章存档

2021年(2)

2016年(20)

2015年(471)

2014年(358)

2013年(26)

分类:

2014-07-30 15:31:24

2008年下半年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 上午试卷
参考答案与分析评论(上集)
欧浩源(ohy3686@qq.com 20081225
注:参考答案与分析评论纯属个人意见,不作为最终答案,权威标准等待考试委员会公布。
●计算机内存一般分为静态数据区、代码区、栈区和堆区,若某一指令的操作数之一采用立即数寻址方式,则该操作数位于1
       (1)   A. 静态数据区             B. 代码区             C. 栈区                D. 堆区
<解析>考查寻址方式与存储空间,可以参照07年真题第1题和07年下午试题四。
立即数寻址是由指令直接给出操作数的寻址方式。在MCS-51中,操作码后面紧跟一个被称为立即数的操作数。例如:MOV  A, #65H  其执行结果即使将立即数65H送到累加器A。 静态数据区存储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代码区存储代码和表格、栈区存储局部变量,堆区存储动态分配的内存。
参考答案:B
 
●计算机在进行浮点数的相加(减)运算之前先进行对阶数操作,若x的阶码大于y的阶码,则应将2
(2)     A. x的阶码缩小至与y的阶码相同,且使x的尾数部分进行算术左移。
B. x的阶码缩小至与y的阶码相同,且使x的尾数部分进行算术右移。
C. y的阶码扩大至与x的阶码相同,且使y的尾数部分进行算术左移。
D. y的阶码扩大至与x的阶码相同,且使y的尾数部分进行算术右移。
<解析>考查浮点数运算规则中的对阶,考得太细了。
两浮点数进行加减,首先要看两数的阶码是否相同,即小数点位置是否对齐。若二数阶码相同,表示小数点是对齐的,就可以进行尾数的加减运算。反之,若二数阶码不同,表示小数点位置没有对齐,此时必须使二数阶码相同,这个过程叫做对阶。理解两个关键点:
1、浮点表示的数多是规格化的,尾数左移会引起最高有效位的丢失,造成很大误差。尾数右移虽引起最低有效位的丢失,但造成误差较小。
2、对阶操作规定使尾数右移,尾数右移后阶码作相应增加,其数值保持不变。一个增加后的阶码与另一个阶码相等,增加的阶码的一定是小阶。小阶的尾数向右移位(相当于小数点左移)每右移一位,其阶码加1,直到两数的阶码相等为止。
参考答案:D
 
●在CPU中,3可用于传送和暂存用户数据,为ALU执行算术逻辑运算提供工作区。
(3)   A. 程序计数器                                  B. 累加寄存器
       C. 程序状态寄存器                           D. 地址累加器
<解析>考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不再多说了,嵌入式系统设计师必须懂得。
参考答案:B
 
●关于在I/O设备和主机间交互数据的叙述,“4”是错误的。
(4)   A. 在中断方式下,CPU需要执行程序来实现数据传送任务。
B. 中断方式和DMA方式下,CPU与I/O设备都可同步工作。
C. 中断方式和DMA方式中,快速I/O设备更适合采用中断方式传递数据。
D. 若同时接到DMA请求和中断请求,CPU优先响应DMA请求。
<解析>
DMA是Direct Memory Access(存储器直接访问),指一种高速的数据传输操作,允许在外部设备和存储器之间直接读写数据,在大部分时间里,CPU和I/O设备都处于并行操作。快速的I/O设备更适合采用DMA方式。
参考答案:C
 
●关于校验方法,“5”是正确的。
(5)     A. 采用奇偶检验可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一位数据错误的位置并加以纠正。
B. 采用海明校验可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一位数据错误的位置并加以纠正。
C. 采用海明校验,校验码长度和位置可随机设定。
D. 采用CRC校验,需要将校验码分散插入数据位的指定位置中。
<解析>考查常用编码原理。
奇偶校验能检测一位数据的错误,但确定不了位置。
海明码是一种可以纠正一位差错的编码。在d位信息位后增加r位冗余位,构成一个n=d+r位的码字,且满足关系:2r>=d+r+1,即用r个监督关系式产生的r个校正因子来区分无错和在码字中的n个不同位置的一位错。将r位冗余位安插在码字的2的幂次方的位置,将码字中信息位的位置用二进制表示,冗余位的值是码字中位置相应位为“1”的信息位的异或。接收方按上述方法进行校验,并降序排列冗余位,值不为“0”则表示对应位置的码元出错。
    循环校验码(CRC码):是数据通信领域中最常用的一种差错校验码,其特征是信息字段和校验字段的长度可以任意选定。
参考答案:B
 
   ●Cache用于存放主存数据的部分拷贝,主存单元地址与Cashe单元地址之间的转换工作由6完成。
(6)   A. 硬件                B. 软件                C. 用户                D. 程序员
<解析>参考2007年29题。
    参考答案:A
 
●在Windows Sever 2003下若选择安全登陆,则首先需要按(7)组合键。
(7)   A. Shift+Alt+Esc                         B. Ctrl+Alt+Tab
       C. Ctrl+Shift                               D. Ctrl+Alt+Del
<解析>公共题目,计算机常用技能,没什么说的。
    参考答案:D
 
●为了防止电子邮件中的恶意代码,应该用8方式阅读电子邮件。
(8)   A. 文本         B. 网页                C. 程序                D. 回话
<解析>公共题目。
    参考答案:A
 
●TCP/IP在多个层引入了安全机制,其中TLS协议位于9
(9)   A. 数据链路层             B. 网络层             C. 传输层             D. 应用层
<解析>考查新型的网络协议,属于公共题目。
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Protocol,安全传输层协议,用于在两个通信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保密性和数据完整性。该协议由两层组成: TLS 记录协议(TLS Record)和 TLS 握手协议(TLS Handshake)。较低的层为 TLS 记录协议,位于某个可靠的传输协议(例如 TCP)上面。我想应该是位于传输层的吧。
参考答案:C
 
●我国专利申请的原则之一是“10”。
(10) A. 申请在先                       B. 申请在先与使用在先相结合
       C. 使用在先                       D. 申请在先、使用在先或者二者结合。
<解析>公共题目,知识产权方面的考查,每年都有两三道。
我国是先申请制国家,见专利法第九条: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参考答案:A
 
●李某在《电脑与编程》杂志上看到张某发表的一组程序,颇为欣赏,就复印了一百份作为程序设计辅导材料发给了学生。李某又将这组程序逐段加以评析,写成评论文章后投到《电脑编程技巧》杂志上发表。李某的行为(11)。
(11)  A. 侵犯了张某的著作权,因为其未经许可,擅自复印张某的程序。
B. 侵犯了张某的著作权,因为在评论文章中全文引用了发表的程序。
C. 不侵犯张某的著作权,其行为属于合理使用。
D. 侵犯了张某的著作权,因为其擅自复印,又在其发表的文章中全文引用了张某的程序。
<解析>公共题目,知识产权方面的考查,每年都有两三道。
李某不侵犯张某的著作权,其行为属于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需具备两个条件:(1)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他人未发表的作品不得擅自使用。(2)非营利目的,而是为个人学习、研究或为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使用。《著作权法》第22条列举了合理使用的十二种情况其中第2款“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第6款“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注意区分合理使用与侵权行为的界限,合理使用属合法行为受法律保护;侵权行为是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区分两者的关键一是是否已发表的作品,二是是否以营利为目的。
    参考答案:C
 
    ●MP3是目前最流行的数字音乐压缩编码格式之一,其命名中“MP”是指12,“3”是指13
(12) A. media player      B. multiple parts     C. music player      D. MPEG-1 Audio
(13) A. MPEG-3           B. version 3           C. part 3                D. layer 3
<解析>公共题目,多媒体应用基础知识中音频信号的考查,每年都有一两道。
MP3就是一种音频压缩技术,由于这种压缩方式的全称叫MPEG Audio Layer3,所以人们把它简称为MP3。MP3是利用MPEG-1 Audio Layer 3的技术,将音乐以1:10 甚至 1:12 的压缩率,压缩成容量较小的文件。
    参考答案:DD
 
●某数码相机内置128MB的存储空间,拍摄分辨率设定为1600×1200象素,颜色深度为24位,若不采用压缩存储技术,使用内部存储器最多可以存储14张照片。
(14) A. 12                    B. 25                     C. 13                    D. 23
<解析>公共题目,多媒体应用基础知识中图像存储的考查,每年都有一两道。
每个象素存储空间为:24/3=8Byte
每张照片的存储空间为:1600×1200×3= 5760008Byte = 5625KB
数码相机的存储空间为:128MB = 128×1204KB = 131072KB
可以保存的照片数量为:131072/5625 = 23.301
参考答案:D
 
●在面向对象系统中,用15关系表示一个较大的“整体”类包含一个或多个较小的“部分”类。
(15) A. 泛化                B. 聚合                C. 概化                D. 合成
<解析>考查UML模型中几个极度常见的基础概念,已经不是第一次考到了,06年下午的试题一的问题3,07年的17和18题。
泛化表示一个更泛化的元素和一个更具体的元素之间的关系。例如无限扩大目标人群,虽针对某一种疾病,却试图将搭点边的人群都一网打尽。 泛化则要求分散、要求“广”和“多”。
聚合表示两个类之间是“is part of”关系,即整体--部分关系。 比如:组员是团队中的一部分。符合题目的提问。
概化和合成好像不是UML模型中的概念。
参考答案:B
 
●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结束时都有重要的里程碑,其中生命周期架构是在16结束时的里程碑。
(16) A. 初启阶段         B. 精化阶段         C. 构建阶段         D. 移交阶段
<解析>考查RUP设计的基本知识。
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统一软件开发过程,统一软件过程)是一个面向对象且基于网络的程序开发方法论。
RUP中的软件生命周期在时间上被分解为四个顺序的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Inception)、细化阶段(Elaboration)、构建阶段(Construction)和交付阶段(Transition)。
初始阶段结束时是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生命周期目标(Lifecycle Objective)里程碑。生命周期目标里程碑评价项目基本的生存能力。
细化阶段结束时第二个重要的里程碑:生命周期结构(Lifecycle Architecture)里程碑。生命周期结构里程碑为系统的结构建立了管理基准并使项目小组能够在构建阶段中进行衡量。
构建阶段结束时是第三个重要的里程碑:初始功能(Initial Operational)里程碑。初始功能里程碑决定了产品是否可以在测试环境中进行部署。
交付阶段的终点是第四个里程碑:产品发布(Product Release)里程碑。
参考答案:B
 
    ●若一个项目由9个主要任务构成,其计划图(如下图)展示了任务之间的前后关系以及每个任务所需的天数,该项目的关键路径是17,完成项目最短所需的时间是18天。
(17) A. AàBàCàDàI                            B. AàBàCàEàI
       C. AàBàCàFàGàI                      D. AàBàCàFàHàI
(18) A. 16                    B. 17                     C. 18                    D. 19
<解析>考查项目设计管理方面的应用,我是第一次见这个题目,考得很细。
关键路径分析也称为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是一种用来预测总体项目历时的项目网络分析技术。所谓“关键路径”,是指当我们完成了项目进度计划后,在项目的网络图上,存在着若干条从项目启动到项目结束之间的路径,但是对其中一条(严格的来说,可能存在一条以上)路径上来说:其上所有活动的时间之和就是完成项目的最短历时;路径上任何活动的延误都会导致项目时间的延长;如果我们想缩短项目历时,就必须缩短这条路径上活动的历时;这条路径就是项目的关键路径。
对于一个项目而言,只有项目网络中最长的或耗时最多的活动完成之后,项目才能结束,这条最长的活动路线就叫关键路径(Critical Path),组成关键路径的活动称为关键活动。
参考答案:AD
 
●编译程序对高级语言源程序进行翻译时,需要在该程序的地址空间中为变量指定地址,这种地址称为19
(19) A. 逻辑地址         B. 物理地址         C. 接口地址         D. 线性地址
<解析>考查操作系统中的存储管理。
可以参考我的存储管理笔记和《教程》311页的地址映射部分。
逻辑地址也叫相对地址或虚地址。用户的程序经过汇编或编译后形成目标代码,而目标代码通常采用的就是相对地址的形式,其首地址为0,其余指令中的地址都是相对于这个首地址来编址的。
由于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们不能用逻辑地址来直接访问物理地址。为了保证处理器在执行指令的时候,可以正确地访问内存单元,需要通过地址映射,将用户程序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运行时由机器直接寻址的物理地址。
参考答案:A
 
●程序设计语言一般都提供多种循环语句,例如实现先判断循环条件再执行循环体的while语句和先执行循环体再判断循环条件的do-while语句。关于这两种循环语句,在不改变循环体的条件下,20是正确的。
(20)  A. while语句的功能可由do-while语句实现。
B. do-while语句的功能可由while语句实现。
C. 若已知循环体的次数,则只能使用while语句。
D. 循环条件相同时,do-while语句的执行效率更高。
<解析>考查程序设计语言的细节,。
While语句是先判断后再做循环,也就是先判断是否条件为真是则做循环,否则不做循环;do while是先运行一次循环体的代码再做判断,判断是否条件为真是则做循环,否则不再做循环,即一定会先运行一遍循环体里面的代码。所以,while语句的功能do-while语句不一定都能实现,反之可以。
当循环条件在第一次判断时就为非0时, while和do-while语句在执行过程中没有什么区别;而当循环条件在第一次判断时就为0时,while的循环语句一次也不执行,do-while的循环语句仍要执行一次。可见,do-while语句的执行效率比while语句要低。
参考答案:B。
 
●21和22题请参照2007年上午题的21和22题,就时几个数字改变了一下,几乎时原题,分析和解答请照《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试笔记之操作系统基础》。
 
●某文件管理系统为了记录磁盘的使用情况,在磁盘上建立了位示图(bitmap)。若系统中字长为 16 位,磁盘上的物理块依次编号为:0、1、2、…,那么8192号物理块的使用情况在位示图中的第(23)个字中描述。
(23)A. 256       B. 257       C. 512        D. 513
<解析>相关知识点可以参照《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试笔记之操作系统基础》或者《教程》的342页。
每一个物理块用一个位表示,空闲为1,已分配为0。若磁盘有N个物理块,则对应于N个bit。然后将这些连续的位流分隔为一个个字节,每8位有个字节,再把这些字节组织成一个个字,每个字四个字节。
8192/8 = 1024
1024/2 = 512
由于物理变化是从0开始的,所以8192号物理块在第513个字中描述。
参考答案:D
 
●直接转移指令的功能是将指令中的地址代码送入(24)中。
(24)A. 累加器       B. 地址寄存器     C. 程序计数器       D. 存储器
<解析>考查嵌入式微处理器。
基本概念来的,自己看看书。
参考答案:C
 
●在 CPU 的状态寄存器中,若符号标志为“1”,表示运算结果为(25);若进位标志为“0”,表示26
(25)A. 正                       B. 负                         C. 零                           D. 不一定
(26)A. 有进位                B. 无进位                  C. 无进位或借位         D. 不一定
<解析>考查嵌入式微处理器。
基本概念来的,自己看看书。
参考答案:BC
 
●下列关于74HCT系列逻辑器件的输入输出电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27)。
(27)  A. 输入为TTL电平,输出为TTL电平。
B. 输入为CMOS电平,输出为TTL电平。
C. 输入为TTL电平,输出为CMOS电平。
D. 输入为CMOS电平,输出为CMOS电平。
<解析>考查接口技术方面,但是细节到器件使用的电气特性,估计很多工程师平时都没注意。
没什么解析的,完全概念题,清楚就会做了。74HC是CMOS电路,HCT系列还同TTL电平兼容。74HC/74HCT型 CMOS可直接驱动 74/74LS型TTL。
因为我也不清楚,所以我的答案也不准,大家可以纠正。
参考答案:B
 
●对于内存与接口地址独立编址的计算机,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28
(28)  A. 内存地址也可作为接口地址使用
B. 内存地址不可作为接口地址使用
C. 接口地址不可作为内存地址使用
D. 接口地址也可作为外存地址使用
<解析>相关知识点可以参照《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试笔记之操作系统基础》。
对于内存与接口地址独立编址的计算机,端口地址构成的地址空间是完全独立的,与内存地址空间没有任何关系。接口地址不会去占用内存地址,在编写程序的时候,它们的指令形式是不一样的。同样一个地址,不同的指令分布面对内存和外设。
参考答案:B。(不知道有没有其他意见,我不肯定)
 
●在嵌入式系统中,采用查询方式实现输入输出的主要原因是29
(29)  A. 速度最快。
B. CPU可以不介入。
C. 实现起来比较容易。
D. 在对多个事情查询工作时,能对突发事件做出实时响应。
<解析>相关知识点可以参照《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试笔记之接口技术》。
对于查询方式,除了容易实现我想不出其他优点了。
要注意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的区别和联系,说不准明年就考中断方式了。
参考答案:C
 
●某计算机的存储系统由Cache-主存系统构成,Cache的存取周期为10ns,主存的存取周期为50ns。在CPU执行一段程序时,Cache完成存取的次数为4800次,主存完成存取的次数为200次,则CPU访问存储系统的平均时间是30ns,该Cache-主存系统的效率是31
(30) A. 10                    B. 11.60                C. 11.68                D. 50
(31) A. 0.856                B. 0.862                C. 0.958                D. 0.960
<解析>相关知识点可以参照《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试复习笔记之存储管理篇》。
平均时间:((10×4800)+(50×200))/(4800+200)= 11.60
存取效率:4800/(4800+200)= 0.960
参考答案:BD
 
●某微机系统采用8259中断控制器,若IR1的中断向量代码为29H,则IR3的中断向量码是32
(32) A. 2BH                  B. 31H                  C. 39H                  D. 3BH
<解析>考查接口技术中8259的使用。
就我个人觉得,这题目对于我们来说特难,估计答对的人除了蒙对的就是70后80初的人士。这题目至少需要懂得微处理器系统中8259的使用和一些X86的中断概念,现在8259不知道还有没有在使用,新出版的教材和参考书好像都没有怎么提及了。
IR1的中断向量代码为29H
IR2的中断向量代码为2DH
IR3的中断向量代码为31H
参考答案:B。(我也不敢肯定这个答案,大家议下吧)
 
●同步通信比异步通信具有较高的传输频率,这是因为33
(33)  A. 同步通信不需要应答信号。
B. 同步通信方式的总线长度较短。
C. 同步通信采用一个公共时钟进行同步。
D. 同步通信中各个部件存取时间较短。
<解析>考查接口技术中同步通信的概念,考得有点偏好像。
我也不能很合理的告诉大家为什么,谁来告诉我一下吧
参考答案:C
 
●某计算机指令字长为16位,指令有双操作数、单操作数两种格式,每个操作数字段均用6位二进制表示。设该指令系统共有N条(N<16)双操作数指令,若采用扩展操作码技术,最多还可以设计出34条单操作数指令。
(34) A. (64-N)×16                                   B. (16-N)×64
       C. 16-N+64                                D. 64-N+64
<解析>和2006年第6题几乎一样,比那题简单一点,考得挺细的。
对于双操作数,需要6+6=12来作操作数,最多可以有2的4次方,即16条双双操作数指令。题目的系统有N条双操作数指令。那么还有(16-N)条双操作数指令可以用来扩展操作码。由于单操作数只需要6位做操作数,另外六位可以用来做扩展,即每条双操作数指令可以扩展2的6次方,即64条单操作数指令,那么系统共可以扩展:(16-N)×64条单操作数指令。
参考答案:B
 
●某嵌入式系统采用字节编址方式,内存由A4000H到BBFFFH共有35KB,实现该内存区域需要32K×4bitd SRAM芯片共36片。
(35) A. 32                    B. 64                     C. 96                    D. 128
(36) A. 3                      B. 4                      C. 6                      D. 8
<解析>相关知识点可以参照《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试复习笔记之存储管理篇》。
BBFFFH – A4000H = 17FFFH
1KB的地址范围是:0~3FFH
17FFF/3FF = 96,即A4000H到BBFFFH共有96KB。
32K×4bit = 16K×8bit = 16KB
96KB需要SRAM的数量为:96/16 = 6
参考答案:CC
 
●表示浮点数时,若要求机器零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为全“0”,则阶码应采用37
(37) A. 原码                B. 反码                C. 补码                D. 移码
<解析>考查浮点数表示和计算机编码的知识,考得太细了,应该属于计算机组成原理的范围,估计学过也记不住。
不必多说,移码其实就是将补码的符号位取反,这样使得浮点数的机器零为全0。
参考答案:D
 
●下面是关于PCB设计和布线技术中避免串扰的设计原则的论述,不正确的是38
(38) A. 元器件远离易受干扰的区域                B. 加大信号线到地的距离
       C. 提供正确的阻抗匹配                           D. 相互串扰的传输线避免平行走线。
<解析>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中关于PCB布线和抗干扰措施方面的内容。
串扰是两条信号线之间的耦合,信号线之间的互感和互容引起线上的噪声。容性耦合引发耦合电流,而感性耦合引发耦合电压。相关知识点可以参照《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试笔记之电子电路设计基础》,结合题目运用解答。
参考答案:B
 
●当软件不符合开发基线或要求时,应编写软件错误报告,在软件错误报告中错误按来源进行分类,下面39不属于其分类。
(39) A. 程序错误         B. 文档错误         C. 设计错误         D. 运行错误
<解析>考查嵌入式软件设计流程的基本知识。
我没有找到相应的知识点,蒙了一个答案。
参考答案:B
 
●80386微处理器有32条地址线,在实地址模式下可以寻址的物理地址空间达40
(40) 1GB                      B. 4GB                  C. 16GB                       D.64GB
<解析>考查嵌入式微处理器的总线知识。
2的32次方为4GB。
参考答案:B
 
注:只是参考答案,做学习和讨论用途,纯属个人意见,不代表任何立场。
时间有限,未完待续!
阅读(48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