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当起“带头大哥”“挥刀斩英语”,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赢得叫好声一片。与此同时,相继传出英语“退出”江苏高考,山东将取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消息。英语在高考中“降级”是“国学迷”多年来的夙愿,但是,英语“降级”不宜矫枉过正,应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极端。
有人说,我们现在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也少不了文化自信、语言自信。不少人抱怨,一辈子都不可能和英语打交道,学英语纯属糟蹋时间,这多少有点当年英语考试交白卷的张铁生所说的“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的味道。
尽管北京考试改革拟提高英语听力比重,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仍有不少担忧的声音称,英语在作为教育指挥棒的高考中“失宠”势必会影响英语的受重视程度,助长“英语无用论”的势力。
这些担忧的声音绝非毫无必要,相反恰恰是“当头棒喝”,提醒人们在英语教育改革中切勿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致让英语出现“冷冻”的趋势。我们说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就需要向外部学习,某种意义上说,就离不开英语。
其实学习语言不无裨益,学好了有大用途。“多学一种语言,不仅是多打开一扇窗子,多一种获取知识的桥梁,而且是多一个世界,多一个头脑,多一重生命。”作家王蒙的这种“外语价值说”曾经是很多外语爱好者的座右铭。
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信息、人员交流日渐密切,英语在当今世界仍然具有“日不落”的影响力,尤其是在科研、新闻等领域,英语文献仍处主导地位。学习英语对于了解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动态以及生活各方面信息的作用显而易见,即便是看看英语电影、出国旅游、与外国人交流,英语的存在价值也不可忽视。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地球变小了”“世界是平的”,而英语的使用率也在不断地提高。如果把学习比作吃饭,英语相当一盘辣椒,肯定有它的存在价值,因为毕竟有人需要。所以,在为英语改革叫好的同时,也应警惕不要矫枉过正,防止让英语学习从“火热”走向“冷冻”。QHSEO1021
摘选自:
阅读(683)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