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27259
  • 博文数量: 139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157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10-10 14:4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39)

文章存档

2014年(98)

2013年(41)

我的朋友

分类: IT职场

2013-10-15 13:33:30

日本数学家米山国藏在名著《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一书中曾论及数学的一个特征:

数学是由简单明了的事项一步一步地发展而来,所以,只要学习数学的人老老实实地、一步一步地去理解,并同时记住其要点,以备以后之需用,就一定能理解其全部内容.就是说,若理解了第一步,就必然能理解第二步,理解了第一步、第二步,就必然能理解第三步.这好比梯子的阶级,在登梯子时,一级一级地往上登,无论多小的人,只要他的腿长足以跨过一级阶梯,就一定能从第一级登上第二级,从第二级登上第三级、第四级,…….这时,只不过是反复地做同一件事,故不管谁都应该会做.

现在让我们举一组例题来帮助理解:

1 计算:(2)+(5)+4

解:原式=-7+4

=-3.

2 化简:-2x5x+4x

解:原式=(25+4)x

=-3x.

3 解方程:-2x5x+4x+30

解:-3x+30

3x3

x1.

4 解不等式:-2x5x+4x+30

解:-3x+30

3x3

x1.

5 求直线y=-3x+3x轴交点坐标.

解:令y0,有-3x+30.

解得x1

即直线y=-3x+3x轴交点为(10)

点评:相信例1~3是六年级同学都能理解的,而它们正是七年级上册《有理数》、《整式加减》、《一元一次方程》要学习的内容,例4是七年级下学期《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内容,例5是八年级《一次函数》的内容.我们例举出来,正是想说明,数学知识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前进.试想,如果例1的计算不熟练甚至出错,那么化简2x5x+4x就容易出错,接着求解一元一次方程2x5x+4x+30”时当然又会遇上困难,等到八年级所谓的新知识函数出现时,又需要解方程这个必备的技能发挥作用.

这样看来,学习数学确实需要像米山国藏告诫的那样,一步一步向前走、向上登!而且只要长年累月地、不停地攀登,最终一定可以达到摩天的高度,一定可以达到连自己也会发出我竟然也能来到这么高的地方的惊叹的境界.

但若不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前进,而是企图一次跳过五、六级,则无论有多长的腿,也是做不到的.某位同学因懒惰或生病缺席而未学应掌握的定理、法则,就直接去学后面的内容,无论他多么聪明,都绝不可能学好.可以发现,数学的一大特征在于,若依其道而行,则无论什么人都能理解它,若反其道而行,则无论多么聪明的人都无法理解它.

特别地,学习过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次函数知识的同学,看到这样的一串例题(1~5),是不是也应该能体会到学习数学就应该这样关联着、联系着,让学过的知识像一串葡萄那样轻松地被拎起来,这样我们也就达到了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最后,我们用南京大学哲学系郑毓信教授关于数学学习的教诲与大家共勉:

基础知识不应求全,而应求联;

基本技能不应求全,而应求变;

基本思想不应求多,而应求用.


 

阅读(230)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冬季护肤正能量】+宝宝可爱的小脸蛋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