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2887
  • 博文数量: 30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34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9-17 16:10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3年(30)

我的朋友

分类: 云计算

2013-12-17 16:37:05

  据报道,准备制定高峰时段地铁票价差别化方案,地铁“2元时代”或将终结。这前几天曾引起一轮讨论,但昨天某专家的一席话,再度激起喧嚣。他称,“地铁低票价,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人利用地铁出行,不管有事没事”。

  相信每个在早晚高峰乘坐过地铁的人,都会有“刻骨铭心”的体会,不要说座位,找个地方站着都很奢侈,很多站点甚至都挤不上车。有网友说得形象,谁“有事没事”花两块钱去把自己挤成一张相片?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有事没事”的言论,显得太不食人间烟火,引来网民吐槽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专家可能会觉得“委屈”,因为他后面也提到,上下班的高峰拥挤是种刚需,想用调价来控制地铁出行,难度较大。但一句“有事没事坐地铁”,在舆论敏感的氛围中,难免激起争议:到底有多少人“有事没事坐地铁”?这样的话语不接地气、脱离实际,哪怕是个人观点,放在公众舆论场中,仍然难以令人接受。

  网民之所以揪着一句欠妥言论不放,说到底,未必是故意断章取义,或许也是借机表达对地铁乘坐体验不佳的一种情绪。不管地铁调不调价,都应看到,在眼下,地铁运力与出行刚需之间的不协调,成了拥挤的重要原因。从根本上讲,正因地铁线路里程不够,运营能力仍然不足,才导致庞大客流无法分散,地铁在高峰期间成了沙丁罐头,坐地铁变成“活受罪”。不看到这点,有的人却拿民众贪“低票价”的便宜说事,是认知错位,也模糊了核心议题。

原文:

阅读(221)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河长”是个多大的“官”?

下一篇:没有了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