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9309
  • 博文数量: 6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10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8-17 15:38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3年(6)

我的朋友

分类: 信息化

2013-08-23 12:37:11

王文学:入得兰亭出得兰亭
  松嫩两江酹酒而歌,苍穹下就是黑龙江肇源县。近百年来,这里多民族杂居,文化双流,文史光芒,足以兴叹。书法家王文学老先生便崛起在这里。

  王文学自幼临摹王羲之父子书法,追习褚遂良、孙过庭、欧阳询等人。他著有集甲骨金文、秦篆汉隶、南北碑板、晋唐行草于一炉的《王文学书法作品集》,其中所书《兰亭序》堪称神妙。

  自《兰亭序》问世至今,1700余年,临《兰亭序》者不下千百人,所见上品不过唐之虞、欧阳询、褚遂良等。现代书法家也有临迹,但工夫与神韵相去甚远。

  兰亭神韵“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晋书·王羲之传》)

  当今书坛,审美多元。但是,无论如何,主流是传统经典书法。晋唐书法是中国书法的精髓,代表着中国书法精神。自晋唐以来,学《兰亭序》者,声息嘈杂,其中“出兰亭”说,颇能代表一些人的心声。所谓“出兰亭”,即主张“入得兰亭,出得兰亭”,“写自己之兰亭”云云,此说圆滑周到且豪情万丈,却经不起书法史的拷问:“到底有谁入得‘兰亭’了?”

  王文学所书《兰亭序》和《十七帖》与文书双绝的孙过庭《书谱》都可谓大得晋唐之风。王文学先生是称得上“入得兰亭出得兰亭的”。他的作品蕴含古质,飘逸中透着风骨。观王文学所书,用笔细腻洗练,结构智巧多变,精神自在,风神流美,天质自然。把先生所临与唐四家同悬一室,亦难分伯仲。

  链接

  《兰亭序》的由来

  东晋永和九年,暮春三月,书圣王羲之与谢安等众多名人齐聚会稽山阴之兰亭,写下千古不朽,并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名作《兰亭序》。及至唐代,酷爱书法艺术的唐太宗李世民得到《兰亭序》真迹。他爱不释手,常于深夜秉烛临摹。他还命朝中大臣冯承素等人钩摹《兰亭序》,赏赐给亲贵近臣,令褚遂良、虞世南等著名书家临写《兰亭序》。据传,唐太宗西归,《兰亭序》真迹随之葬于昭陵。沧海桑田,而当年冯承素摹本《兰亭序》和虞世南、褚遂良临本《兰亭序》,竟然流传有绪,完美地保存下来。这3件国宝,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收藏一件传是褚遂良书黄绢本《兰亭序》。此外,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明代陈鉴收藏的一件《兰亭序》墨迹,一些专家认定此件是赝品。但无论如何这毕竟是明代或明代以前留存下来的一件《兰亭序》墨迹。虽然《兰亭序》真迹已不复存在,但幸存的4件《兰亭序》国宝,依然彰显出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功力。古往今来,众多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无不临写《兰亭序》,从中汲取艺术营养。(据《中华新闻报》)

阅读(768)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王文学:卖蒜头

下一篇:王文学娶媳妇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