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9244
  • 博文数量: 10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20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7-25 10:25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3年(10)

我的朋友

分类: IT职场

2013-08-16 10:51:05


经过三年的沉寂,资本市场终于对房企打开了一条缝隙,房企再融资实质性开闸。近日新湖中宝和宋都分别公布了55亿元和15亿元的再融资方案。另外,招商地产,金科地产等多家房企也都扎堆传出可能进行再融资的消息。

政策面上,已经召开的政治局工作会议对房地产业网开一面,未提“调控字样”,而是代以“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样的温和表述。无紧缩就是利好,因此这次会议对房地产市场的定调也为放开再融资做了铺垫。

近期股市也作出了积极的反应,万保招金等代表性房企股票都在7月末8月初实现阶段性触底反弹。房企再融资的再次开启,看似是一个小动作,但却颇有意义。

再融资重启预示着对房地产业发展思路的拨乱反正。过去十年,房地产调控的核心参照系是“房价”,市场与政策对决点就是房价涨幅,政策紧缩与放松因此也和市场的繁荣与紧缩密切挂钩。辛苦建立起来的房地产市场机制几乎被消耗殆尽,房地产调控政策某种意义上已经脱离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范畴,成为了微观调控、赌气调控。从世界范围内看,也很少出现这样的情景。

房地产企业与其他行业的企业一样,都是普通的纳税人和企业公民。对于企业的管理只能通过法律法规为唯一准绳,而不应采取舆论妖魔化的方式,甚至用”道德血液“这样的伦理压制。在经济层面上,房企的上市、再融资也遭遇各种不正常的限制。作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国家重启房企再融资渠道,标志着房地产企业已经去标签化,去妖魔化,并为企业创造更加公平、正常的发展竞争环境,有利于企业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再融资重启有利于增加企业的投资信心。楼市价格近年来的频繁上涨,有城镇化发展的因素、有货币超发导致流动性过剩的因素,但市场总体供不应求的因素更加明显。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之所以能够屡次准确预测市场价格走势,不是他有多么深奥的理论,而是拿捏住了当前市场的一些要害,如政府调控市场而不尊重市场规律;调控土地供应,限制企业融资;加大税收征管力度,抬高交易成本等。这些以往的调控政策都是采取遏制需求和限制开发企业融资能力为主,需求端没有遏制住,但开发企业的投融资却受到了极大影响。这导致市场长期存在供应小于需求的情况。

不是中国市场的刚性需求源源不断,而是供应长期满足不了需求,导致所谓刚性需求存在一个堰塞湖。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增加供应。而放开房企再融资,放开企业发展的束缚,则有利于企业增强投资能力和信心,进而增加市场有效供应。这是采取“疏导“的思路去解决刚性需求堰塞湖的问题。虽然也客观存在土地资源限制问题,供应的时效对应问题,但积极的疏导需求总比消极被动的压制需求要好得多。

楼市调控的历史与市场演化脉络说明,只有尊重市场规律才能维护好市场秩序,逆市场规律而行的行政大棒式调控治标不治本,并最终受到市场规律的惩罚。

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增幅放缓,投资、消费、进出口三驾马车中,进出口受国际需求放缓影响较大,短期内很难改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最为直接和迅速,但上一次的四万亿投资后续不良影响依然存在,即便今后继续加大投资力度,也更应注重投资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分析看,只要更加有效的启动内需才是稳定宏观经济的良方。

在所有居民消费中,住房是相对的刚性消费,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要么租房、要么买房。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期望和要求总是不断提高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基本住房需求,提高居民的居住水平和质量,也应该是我们的社会发展目标。楼市消费不但不应打压,而是要鼓励和保护,特别是首套自住需求和首套改善需求。

可以预期,随着房企再融资开闸,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房地产市场将更加焕发活力,也将为宏观经济的稳定发挥应有的作用。从更深层次角度看待再融资开启,作为一个标志,这意味着房地产调控的转向,而行政调控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市场管理更加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


阅读(10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