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29923
  • 博文数量: 194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2229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7-23 17:27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94)

文章存档

2014年(98)

2013年(96)

我的朋友

分类: Android平台

2014-01-25 09:40:00

    汉语的“文明”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刘向的《说苑》:“圣人之治全国,先文德然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明不改,然后加诛。” 在古汉语中,“文明”是指“文治和教化”,“以道理劝导世人”。

  不过,如今文言文中运用的“文明”一词,并非直接来自《说苑》所提及的“文明”,而是一个源于拉丁语“cultura”的翻译词汇。“cultura”在拉丁语中有播种、饲养、驯化等寓意。

  关于“文明”一词,因为其意义过于丰厚,所以多年以来,东西方的专家们,无论是哲学家、社会学家仍是考古学家,都没能给出一个明晰、一致的界说。其实,硬要做出一个非常严厉的实质性界说不仅是艰难的,并且会损坏“文明”所固有的丰厚性。不过,依然有一些观念得到了较广泛的认同,例如:

  第一种,广义的了解。将文明解说为某一族群所发明的物质效果和精力效果的总和,以为文明是一个社会生活办法的全体,集中体现为一组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气、价值观念等。例如,阿拉伯文明、玛雅文明、中国文明等。这一文明全体中的某个有些,假如可以体现出该文明的特征,也可以称之为文明,例如佛教文明、茶文明、诗篇文明、武士文明等。

  第二种,狭义的了解。弱化“物”的要素,而着重“心”的方面,以为文明实质上是笼统的,是一个族群的精力和气质,是该族群的思想办法、国际观与深层心思布局的出现。例如,一个人能学会说话的才能是天然生成的,但他学习某种言语的才能却是由文明决议的。

  第三种,比方性的解说。许多专家以为不应该给文明下一个实质性的界说,而更倾向于以比方的办法去描绘它,例如,文明是“一个民族的品格”,是“生命品格之精力体现的方式”,等等。

  归纳参阅这三种对文明的界说以及其他专家的有关论说,咱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描绘:

  中国香文明是中华民族在长时间的前史进程中,环绕各种香品的制造、编造、配伍与运用而逐步形成的可以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力气质、民族传统、美学观念、价值观念、思想形式与国际观之独特性的一系列物品、技术、办法、习气、准则与观念。

  香文明浸透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对香文明的研讨也应从多方下手,触及一系列课题,如香文明的前史;香料的出产、编造与配伍;香品的开发;香器(制香用的器物)与香具(用香时的东西)的制造与运用;香与宗教;香与各类文明艺术作品等等。

阅读(27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