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27
  • 博文数量: 1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2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7-09 13:55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3年(1)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云计算

2013-07-09 13:56:14

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已安全测试了超过50万公里,包括左右转弯、超车、穿越路口等复杂动作。认为这一讯息足以让社会、厂商与消费者感到兴奋,至少可以说明无人驾驶技术缺具有可行性。

然而,智能化汽车社会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从最基本的安全、主动安全控制到对驾驶员工作的管理、进而到对驾驶员操作状态的监控,甚至未来对路面以及车与车之间信息的监控等一系列的发展过程。通过技术的不断累积,最终形成合力,实现预期中的智能驾驶。目前,智能化技术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最近一家美国车企用传统按钮和旋钮替代部分触屏和语音控制功能,引发了部分人士对于智能化技术的担忧。诚然,这些担忧是合理的,但是并不是没有解决方案。

从长期看 智能化技术仍有发展前景

“从长远来看,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仍旧取决于市场需求,并有望得到不断完善。”日前,德尔福电子与安全事业部亚太区工程总监刘伟坚在接受盖世汽车网记者采访时这样讲道。其表示,智能化理念的提出并非空谈,是基于市场需求、汽车技术可行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后提出的设想。

刘伟坚告诉记者,德尔福针对语音技术开展的工作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方面,公司正不断开发更接近于消费者使用习惯的自然语言。其指出,在德尔福第一代MyFi系统中仅可以识别已经标定的语言指令,而在新开发的第二代MyFi系统中,德尔福将会采用更接近于消费者表达习惯的自然语音识别,从而提升语音识别的效率。

另一方面,刘伟坚强调,从单个零部件来考虑,每一个零部件产品都兼有优势与劣势,因此,德尔福的技术思路是通过将语音控制、主动安全、驾驶员控制、信息控制等功能集成在一起,从整体上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换言之,语音控制技术并不是作为单独的产品存在,而是集成在整个安全系统中,系统的职能是实现不同功能的相互配合,从而保证驾驶员达到平衡的操控状态。举例而言,在车内传感器意识到驾驶员意识高度集中,不适宜实现语音操作、信息显示等功能时,一些功能将处于自动关闭状态。

刘伟坚表示,尽管如此,语音控制技术作为智能化技术的一部分,未来一定可以实现进一步的优化。这也是诸多车企与零部件供应商一直努力的方向。

智能化操控体验是去是留交由时间检验

福特近期宣布的简化My Ford Touch系统,重新添入物理按钮的举措引发了业内人士对于智能化技术的讨论与思考。据外媒报道,此次福特重新添加部分物理按钮的原因在于,认为部分触屏控制技术与语音控制技术影响了消费者原先的操控习惯。业内部分人士开始反思,不符合消费者操作习惯的智能化技术是否应该重返至传统摁键。

阅读(60)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