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数字视频储存与传输的问题,1992年制订出了MPEG-1压缩标准,随后则是MPEG-2,而到MPEG4出现后,真正移动影音的未来才逐渐明朗化。MPEG-4与之前的视频编码标准有着相当大的不同:传统的MPEG-1、MPEG-2等视频压缩技术中,压缩方式是以一张张独立的影像画面为主体来进行压缩,因此整张影像画面上的所有图形与文字都采用相同的压缩方式,产生出来的文件也就比较大;MPEG-4则采用新一代的压缩理念,将影像画面上的文字、背景及图形视为不同对象,并制定以对象为基础的方式来压缩影像画面,借以达到最有效率的压缩方式。
MPEG-1与MPEG-2的压缩算法只是将视频间的多余资料予以删除,然而MPEG-4则提出不一样的压缩技术,此技术称为以内容为基础的视频压缩。MPEG-4的压缩技术可依照需求,将视频内容分割成数个视频对象平面,再将这些视频对象平面分别编码、储存和传送,之后再于译码端依不同的应用来重组、删减或是替换所需的视频对象平面。
在此一概念中,我们将动态影像序列中的每一个场景,看成是由不同的视频对象平面所组成。而同一对象的连续视频对象平面,则称为视频对象。视频对象可以是动态影像序列中的人物或景物,如电视新闻中的主播,也可以是电视画面中的一辆汽车。对于输入的动态影像序列,经过分析后可将其分割成数个视频对象,而每个视频对象再对其中所组成的视频对象平面进行编码。
视频对象平面的编码包括对运动(采用移动预测与补偿)及纹理(采用数字离弦转换编码)的编码,其基本原理则与MPEG-1、MPEG-2极为相似。
但因视频对象平面可能是各种不同的形状,因此,MPEG-4要求编码时,必须处理视频对象平面的形状和其透明度等信息。这跟只能处理矩形影像序列的视频编码标准(MPEG-1与MPEG-2)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MPEG-4中,矩形区块可被认为是视频对象平面的一个特例,这时编码系统不用处理视频对象平面形状信息,而以类似MPEG-1、MPEG-2的传统编码方法,来对矩形区块的视频对象平面进行编码,因此,MPEG-4能与现有标准(MPEG-1和MPEG-2)兼容。
MPEG-4标准衍生出许多标准与非标准的影音压缩格式,目前最为热门的H.264即为其中一例。H.264是ITU-T以H.26x系列为名称,命名的标准之一,同时AVC是ISO/IEC MPEG一方的称呼。因此这个视频压缩标准,通常被称之为H.264/AVC (或者 AVC/H.264、H.264/MPEG-4 AVC及MPEG-4/H.264 AVC),明确的说明该标准出自两方面的开发者。
该标准最早来自于ITU-T的称之为H.26L项目的开发,H.26L这个名称虽然不太常见,但是一直被使用着。有时候该标准也被称之为“JVT 编译码器”。这是由于该标准是由JVT组织并开发的。
阅读(798)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