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與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等各界為紀念台灣「吊橋大王」林枝木逝世週年,於93年11月21日,在草屯鎮雙十吊橋舉辦林枝木的築橋碑記及施工浮雕揭開幕,過去吊橋的老班底也趕來參加,共同緬懷林枝木在半世紀來對台灣偏遠地區交通的貢獻。
文建會指出:全省近三百座吊橋中,有一半是由草屯林公枝木(1930-2003)所承造,人稱〝台灣吊橋大王〞。林公枝木一輩子投入50年歲月建造吊橋無數,但沒有一座刻有他或營造廠的名款,,民國92年11月22日林公逝世,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劉館長峰松深深感念其一生不計名利、造福偏遠山區居民的胸懷,於是積極籌劃。
吊橋是建築文化的表徵,亦是人類溝通兩地、互傳訊息及聯繫情誼的重要媒介。隨著時代進步,吊橋已逐漸被水泥橋取代,傳統造橋技術再不保存,,恐有消失之虞。全台近三百座吊橋中,有一半係由林公枝木所承造,然而他淡泊名利,在其所做過百餘座吊橋中,沒有一座烙刻其名款,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劉館長峰松為追思其一生堅守吊橋志業,造福人群的胸懷,積極奔走籌劃是立此碑記的緣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