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392
  • 博文数量: 2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7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6-25 11:2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3年(2)

我的朋友

分类: 其他平台

2013-07-04 14:31:57


  一方面原料进口价暴涨,一方面成品进口价猛跌。目前,纺织工业大省浙江的氨纶产业正在遭遇一场双重冲击。
  氨纶是一种新型特种纤维,应用范围广泛,有“纺织工业的味精”之称。近年来,浙江对氨纶的需求不断加大,相关产品的生产规模也在扩张中。然而,杭州海关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浙江省氨纶产业遇到“麻烦”。
  首先,原料进口价格大幅上涨,导致浙江省氨纶生产成本上升。PTMG和MDI是氨纶生产的主要原料。但目前国产原料在技术要求和产量上还无法满足氨纶生产的需求,国内氨纶生产企业所需原料大部分依赖进口。在2005年1季度,浙江省进口PTMG 8665吨,平均进口价格为2494美元/吨,比去年同期(下同)上涨22.6%;进口MDI 2.1万吨,平均进口价格为2949美元/吨,上涨56.1%。
  其次,氨纶成品进口价格大幅下跌,国内氨纶产业低价竞争加剧。2005年1季度,浙江省进口氨纶1020吨,平均进口价格为4904美元/吨,下降25.5%。其中,从欧盟进口443.8吨,占浙江省氨纶进口量的43.5%,平均进口价格为2599美元/吨,下降47%;从韩国进口275.8吨,占浙江省氨纶进口量的27%,平均进口价格为5171美元/吨,下降17.5%。
  海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浙江省氨纶进口价格一路走低,2003年进口平均价格为6627美元/吨,2004年进口平均价格为6209美元/吨。据了解,目前国内市场氨纶主要产品的价格大约在8万元-9万元人民币/吨之间,高于氨纶进口价格。这使得大量国内氨纶生产商倍感“洋货”冲击的压力。在这一背景下,2005年4月13日,商务部接受了浙江省2家和山东省1家氨纶生产企业的申请,决定对原产于日本、新加坡、韩国、美国和台湾地区的进口氨纶进行反倾销调查。
  从统计来看,2005年一季度,浙江大多数氨纶企业的氨纶销售全部在不同程度的下降。杭州海关有关负责人提醒说,氨纶产业要实现健康发展,应在不断扩大产能的同时,注意行业协调、有序发展,避免互相压价的恶性竞争,并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实现上游原料的自我供给,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免在原料上受制于人。
阅读(96) | 评论(1) | 转发(0) |
0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linux系统安装包的管理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