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52305
  • 博文数量: 163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214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6-05 15:2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63)

文章存档

2016年(1)

2015年(2)

2013年(160)

我的朋友

分类: 其他平台

2013-10-22 22:48:24

 

    艺术家对装饰性作品是否排斥?等等一系列问题。从纵向的美术史梳理来看,装饰的出现可以说和人类同步,原始社会时期的各式彩陶、石器等有明显的体现。无论是“人面鱼纹彩陶盆”还是“鹳鱼石斧彩陶盆”,无论是砍砸器还是刮削器,无论是祭祀器皿还是日用生活器皿,人类在实用生活中,也不忘对它们进行修饰,既实用也美观。当然,这是最初的人类运用装饰能力的目的。从今天来看,很多进入美术史上的东西在当时并不是视作艺术作品来看待,也可以说,这些东西是准艺术作品。
    谈论艺术作品的装饰性,可以有平面性装饰,也可以有立体性装饰;可以是简洁的装饰性,也可以是繁缛的装饰性;可以是有序的装饰性,也可以是无序的装饰性。说及平面性装饰,比如服装设计就是一种。在这,我们不妨来说一下架上绘画作品中的装饰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装饰性是架上绘画不可或缺的一个特征。特别是写实程度极高的架上绘画作品,对装饰性的追求不是作者所能主导的,这既是画面本身的需要,同时也是观众对写实绘画的期待。我们常言:“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就表明,艺术创作存在选择权,不是什么题材都适合入画。同时,艺术家在创作这件作品的时候,也不会如实照搬的画进去,即使是写实油画、纪实摄影都是如此。那么,当我们明白艺术家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对艺术作品,特别是架上绘画作品为何出现装饰性倾向也就不难理解。
    艺术作品的装饰性是不是以追求唯美才是王道,非也。装饰性绘画作品不一定以追求唯美为目的,但它在很多观众的潜意识之中不知不觉会认同这一片面之词。艺术的装饰意义从何而来?它一定要具备这个功能吗?对于这样的提问拿来谈论极有价值。对于今天我们来谈论艺术作品,不是美不美的问题,而是从画面的“唯美”中看到画作背后是什么。从而,也说明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作品,不应当仅仅停留在画面的形式以及它的制作过程之上。要知道,人类在追求装饰这一条路上,始终处于动态之中,每个时期的装饰风是不同的,或简洁,或繁缛;或有序,或无序;或小清新,或重口味,无不如此。比如众所周知的明式家具,以追求简洁为上,不像清代家具一样,以繁缛为形式目的,甚至走向为形式而形式的境地。
    无论是古代的艺术家,还是今日画坛从艺者,创作的艺术作品没有人能够脱离装饰性倾向,只不过是程度上的大小比重问题。比如,丁乙的作品装饰性就很强烈,画面中的线条都是层层叠加而成,整个画面有一种韵律感以及运动感。从它的装饰性也可以看出,对画面的有意分割比例也是重要之处,这是艺术家在对比之间有意制造对称性的结果。这一点在尚扬的《董其昌计划》系列作品中亦有很明显的迹象,艺术家善于制造矛盾,能够同时兼顾画面构成,既有主次之别,也有点缀之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艺术作品与装饰性特征分离不开,这和艺术作品创作规律有关,譬如,作品创作过程以及作品画面分析,画中之物存在一种秩序感,或大或小,或浓或淡,或疏或密,且这种秩序感是有意制造的结果。即使是平面性绘画作品也是如此,在整个画面物与物之间的构成关系也会制造出装饰性意味来。
    至于谈及装饰意义即装饰作用,也就是说它的功能。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是运用艺术家的手脑合作的结果。艺术家在艺术作品创作整个过程起主导作用。那么,艺术作品的装饰意义也一定是针对人来说的。可以说,艺术的装饰意义是我们人自身对艺术下的规定,因为欣赏、解读的需要,或者说,艺术作品的完成必须借助装饰性语言。这既是我们人自身审美结构的需要,也是作品自身构成的必要条件。所以说在艺术家的大脑中始终有一个设计思维,艺术作品是需要设计,需要画面构成等各种形式构成,艺术家要表达要传达个人情感以及思想感情,以作品来呈现来表达、来述说。同样,我们的观众读者需要合情合理的画面氛围,不管是抽象艺术作品,还是写实艺术作品,都要有让观众进入作品欣赏的前提。如此,才能完成艺术作品与艺术欣赏者之间的对话。

阅读(36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