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2790
  • 博文数量: 12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274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6-05 12:29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3年(12)

我的朋友

分类: 云计算

2013-07-23 12:07:21

 中国决定,自20137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尽管本次利率管制的放开仅是单边行为,即在存款利率继续锁定的情况下,仅放开贷款利率,但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在针对不同风险的情况下,可以实行更为市场化的贷款利率定价策略。这对金融机构未来实现更加市场化的运营是有利的。

  中国上市公司中心认为,其中更重要的是,利率市场化是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变量之后,只有当名义利率更为贴近市场利率,中国经济才会更为注重增长效率,减少和避免盲目的投资扩张。

  市场利率提升,意味着资金成本和必要收益率的提升。中国产能过剩局面的出现,源于众多低效益项目没有收到财务杠杆的压力,导致财务杠杆无止尽扩张。现在当市场利率恢复到均衡水平之后,自然会降低低效项目的投资冲动,因此,产能过剩的局面可以从源头上得到解决。而低资金成本的优势一旦消除,则意味着过去依赖的廉价资本的优势会逐步消除,这与经济当局提出的盘活存量货币的策略保持一致。

  经济的转型意味着,需要改变过去对廉价资本、廉价劳动力、廉价土地、廉价技术等的过度依赖。中国经济在摆脱对廉价生产要素的依赖之后,要更加重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即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才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

  当然,利率市场化对股市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市场利率的普遍提升将更可能抑制风险溢价的提升,导致市场优胜劣汰的进程加快。现阶段来看,或许股市并不能简单将其视为利好。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出现,将会抑制低效益和低效率企业的生存空间,最终减少低效项目对资本的消耗,促进资金和资源配置的优化。这样必将冲击一部分经营弱势的企业,显著提升上述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倒逼企业进入重组和退市程序,避免证券市场沦为鱼龙混杂的场所。从长期来看,对投资者来说,则是重大利好,只有不断淘汰低效率的企业,才能使得经营健康的企业获得更多投资者的资金支持。

  我们既要看到利率市场化对中国经济转型具有较为关键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要防范市场利率波动过大可能导致金融市场风险加大。换言之,任何经济体制的改革都需要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展开,一旦超出事物发展的正常需要,则可能酝酿新的风险。

  或许,当前中国经济决策层正在下一局有利于当前和长远的大棋,而利率市场化正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一步。

阅读(18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