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3395
  • 博文数量: 94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1449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6-19 17:54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4年(7)

2013年(87)

我的朋友

分类: 信息化

2013-11-22 10:40:31

 世界级文化品牌有待升级


  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以来,敦煌学便风靡全球,敦煌热更是长盛不衰。敦煌作为古丝绸之路支撑点、中西方文明结合点、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交汇点和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坐标的地位
得到了广泛认同,被誉为“人类的敦煌”。


  取材于莫高窟壁画的《丝路花雨》、《大梦敦煌》、《千手观音》等文化业态及产品广受追捧。让敦煌文化成为滋养文化产业的肥沃土壤,从而掀起了敦煌从文化到旅游的一个又一个热
潮,最终使敦煌文化成长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


  “甘肃依托资源优势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打造出敦煌这一享誉世界的文化品牌。”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郝相礼说,正是随着敦煌学的研究和传播,才使敦煌在保护、研究
、旅游、舞蹈、影视、出版、艺术品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成果和产品,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记者多次在敦煌采访时看到,经过多年发展,敦煌已形成了独特文化艺术特色的艺术品,雕塑、丝毯、染画、木玉石雕、丝制产品、陶艺、珐琅铜器等旅游产品深受游客欢迎,并形成一个生产、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凭借着敦煌文化这个世界级品牌的效应,敦煌市不断丰富和培育文化业态,围绕文化旅游、文化会展、文化演艺等新兴业态,着力打造学术敦煌、出版敦煌、舞蹈敦煌、影视敦煌、美术
敦煌、音乐敦煌、书法敦煌、旅游敦煌、服饰敦煌、饮食敦煌、数字敦煌等系列品牌,举办了2012“音乐敦煌”演出季等大型文化活动,新拍摄了《丝路》、《千年莫高》等影视作品,实施
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化雕塑博览园、雷音寺扩建等文化旅游项目。


  然而,在当地政府和一些业内人士看来,目前敦煌文化挖掘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敦煌文化这个金字招牌并没有充分利用起来。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范围内利用敦煌文化或冠
以敦煌名称的文化企业超过1000家。事实是,目前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敦煌文化的产业形态在敦煌及甘肃之外。


  文化与旅游要深度融合


  敦煌因文化而扬名,因旅游而兴起。


  2012年,敦煌接待游客312万人次,增长49.3%;旅游总收入26.9亿元,增长50.8%。


  截至4月底,敦煌今年接待旅游人数达74.92万人次,同比增长58.63%;实现旅游收入6.95亿元,同比增长71.43%。


  这一成绩放在省内辉煌夺目,但与同类历史文化名城如安徽省黄山市、山东省曲阜市等相比,差距依然较大。敦煌去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2%,而黄山和曲阜文化产业占GDP
的比重在2010年就分别达到了8%和10%。


  敦煌市委市政府也强烈意识到,敦煌旅游与文化融合不够,“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状况没有改变,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开发、转化,进而形成文化产业。这使
得敦煌旅游存在的文化真空和敦煌文化存在的旅游落差成为经济转型跨越的巨大潜力和空间,让文化产业成为敦煌支柱产业的首选。


  于是,敦煌提出敦煌旅游要“二次创业”。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过程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敦煌旅游的文化含量,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敦煌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2012年,“龙行
天下”敦煌国际文化度假城项目和天赐一秀文化博览园等12个投资过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落地,当年文化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0亿元,是前10年的总和。


  敦煌的设想是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之路,重新包装“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和“阳关—玉门关—雅丹地质公园”两大景区,打响敦煌“老八景”,包装打造雷音宝刹、夜市星光等敦煌
“新八景”,并依托敦煌这一民族文化展示窗口引进中医养生文化,培育朝佛礼佛、养生敦煌等更多文化旅游品牌,拓展旅游发展空间,提高旅游的文化含量和功能,把敦煌打造成为丝绸之
路国际黄金旅游线的重要支点和国际旅游目的地。


  敦煌已形成共识,打敦煌文化品牌,就是要“创建敦煌文化产业园,构建以敦煌为枢纽,以丝绸之路为纽带的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文章来源敦煌传奇:
阅读(11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