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7866
  • 博文数量: 17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21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6-03 17:3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3年(17)

我的朋友

分类: IT职场

2013-06-27 10:13:50

      主旨归纳是公务员考试阅读理解中最常见的一个考点,与之对应的题型则是主旨观点型题目。它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段整体的把握能力,包括归纳文段的中心、主旨,判断作者的态度、观点等。   一、主旨观点型题目的题型特点   (一)材料特点   主旨观点型题目的材料来源以主流媒体的时评性文章为主,截取的段落一般具有相对独立性,脱离了文章的语境依然可以表达完整的含义。其中比较典型的情况是截取其中一个小标题下的一段文字,或是删去起提示作用的首句或末句的一段文字。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做题过程中可联系选材上的这一特点,对文段所处的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以帮助确定答案。   (二)提问方式特点   主旨观点型题目的提问方式灵活,常见的有“这段文字的主旨是”、“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这段文字旨在阐明”、“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这段文字意在强调”等。无论以何种方式提问,此类题型的核心考点都是考查考生对文段整体的把握能力。   二、主旨观点型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在阅读主旨观点型题目材料过程中,当遇到首尾句、关联词语和高频词语时,考生应当重点关注,这会对做题有重要帮助。   首尾句常是文段的中心句,正确答案常是对此句的转化。   关联词语常能帮助考生理清文段的结构脉络,提示文段的重点。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关联词语主要有转折、因果、递进、条件、假设、并列六种。   高频词语具有提示文段论述主题的作用,正确答案通常应包含这一内容。   三、主旨观点型题目的解题技巧   (一)锁定特定字眼找主旨   主旨观点型题目的答案通常具有一定深度,基于此特点,锁定材料或选项中包含特定字眼的句子或选项,便能在最短时间内初步确定答案。这一技巧对于分秒必争的公务员考试而言尤为重要。   此类特定字眼有:“务必”、“亟待”、“应(该)”、“必须”、“需要”、“要”、“最重要的是”等。   (二)依据论述对象找主旨   论述对象指的是文段展开所围绕的中心话题。冗长的文段常会让人理不清头绪,错把次要的信息当作了文段的论述重点,这样在做题时就难免犯错。   1.通过句子的主语找论述对象   主语在句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句子的主语,可以对作者的说明对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2.通过“研究人员”、“科学家”等字眼找论述对象   对于说明性材料,文段一般介绍的是一种新科技、新方法、新发现。因此,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要特别注意“科学家”、“研究人员”这些特殊的权威主体之后的内容,他们的研究成果常是文段论述的对象。   3.表示某一特定含义的概念为论述对象   文段中出现的含有特定意义的概念,通常是文段的要点。尤其当该概念出现在段尾时,往往是文段的论述对象,与文段的主旨有密切关系。   (三)借助论证方法找主旨   主旨观点型题目的材料以议论性文体为主,基于证明观点的需要,作者在行文时会运用到相关的论证方法。分析这些论证方法,可以帮助考生准确地把握文段的主旨。   1.因果论证法   因果论证法是通过提示原因来论证结果的一种论证方法。当文段末尾出现“因此”、“所以”引导的句子时,通常可以考虑此处运用了因果论证法。此时文段的主旨一般可从“因此”、“所以”后的内容中得出。   2.归纳论证法   归纳论证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归纳出事物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当材料中出现以分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时,可考虑此处是运用了归纳论证法。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出所罗列事例的共同特点。   3.对比论证法   对比论证法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通过比较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对比可以是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象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前者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后者则重在说明前后的变化。   4.假设论证法   基于证明观点的需要,有时候作者会在论证过程中提出一些假设,进而指出这个假设情况下出现的不利后果,意为否定这个假设。这种论证方法也可以被用来解题。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关注文段中出现的指示词“如果”,其后常是作者否定的做法,与之相反的做法便是作者提倡的,即为文段的主旨。   5.演绎论证法   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它由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须的。演绎论证有三段论、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多种形式,但最重要的是三段论。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如大前提“凡金属都可以导电”、小前提“铁是金属”、结论“所以铁能导电”。   运用这种方法,考生要注意与例证法相区分,要看清文段的重点是想借这个普遍性的原理得出一个特殊性的结论,还是由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论证这种普遍性的观点、原理。   (四)体会感情倾向找主旨   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选材常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褒扬什么,贬抑什么,都与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一致。根据文段中带有感**彩的词句,或者文段的整体叙述风格,可以对作者的写作倾向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这样可以直接排除与作者的情感态度不一致的选项,提高解题效率。   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阅读(12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