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6823
  • 博文数量: 14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59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6-02 13:0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3年(14)

我的朋友

分类: 云计算

2013-07-15 12:02:54

在国际上大部分来说,不是以居住形态来衡量的,而是以你是以农业就业还是非农就业来算的。如果我们现在所谓的城镇化或者新型城镇化,仍然指人是不是居住在城市,以这个计算城镇化率,忘掉了他居住在农村,收入来源于城市,这个就还是一个伪城镇化,为什么讨论城镇化老把房地产业挂上呢?从历史上说,城镇化跟房地产业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

中国有两次城镇化率极具的下降,第一次是人民公社、户籍制度,把人口关在农村,形成了三年自然灾害,我们不追究它因为什么,但是我们发现居住在城市的人口极具下降。

第二次是1976年,这是建国以后,1949年以后,这是城镇化率最低点,最主要是城市里养不起那么多人,所以把未成年人也分到农村下乡,我们形成了两次城镇化率急剧上升的时候。

第一次因为我们的土地承包制,是改革以后第一次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土地承包制让本来三个人干的活变成了一个人干,所以,有两个人可以不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了,于是了这一批人就进入到城市,这一个阶段,大概每年有800到1000万人进城,这一批进城的农民干什么?大部分以农业为主,比如说卖菜,或者为这些做临时服务,第一次形成的结果,这些人到农忙的时候要回去,不是完整的城镇化。

第二次也是像刚才说的,邓小平南巡讲话,南巡讲话最重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私有耕地的市场化发展,让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有了机会,每年是2400万人左右进城,个体户只能是7个人,不能超过100人,最后超过了100人的就业,大量的私营企业,让更多的农民变成了非农就业,一直到2006年,这个10年,每年以4个百分点,最高的一年是4.95个百分点增长,最初有房地产吗?有中央政策说非得城镇化吗?

在这个阶段从来没有出台过任何进行城镇化的政策和措施,而这个阶段我们的房地产发展是初级阶段,1998年以后,我们才开始略有增长,那时候我们年均生产大概是190万套住房,到了2006年,最高峰的时候,2400万人口进城,我们大概是300万套,去年是1000万套,1000万人1000套住房对称吗?这和房地产有关系吗?没有什么关系。


今天饭桌上大家都在讨论,都讨论农村人均住房有多少平米,城市有多少平米,国际上统计,在农村有房子、在城市里有房子,都叫有房子,不能算无房户,统计人均住房肯定是这个办法,我们调查了一下,三分之一的人住在城中村,人均就是3到5平米,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城市生存下来,第二次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形成的城镇化,出现了新的问题,以年轻人进入城市为主,他们寻找的是长期就业,比如说在工厂里面当农民工,有的长达十年,我们看北京的联想,雇了大量的农民工,实际上这个差别就在于,到底是农业就业还是非农就业,我们的矛盾就是在于土地非私有化,公共财政和公共福利无法带到城市,我们看到美国很多小镇,都是因为某一个人在那建了一个庄园,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就变成了一个小镇,然后建了一些医疗、学校,中国土地制度制约着不可能形成这样一个形式。

我们的伪城镇化以居住人口计算,而不是按农业就业和非农业就业计算。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让他们变成了用城市生产服务形成的就业,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状态,我们现在人均耕地2亩地,我们怎么可能想象让农民用2亩地,享受跟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吗?从解放初到现在为止,二元结构没有发生改变,如果不改变农业就业和非农就业这两个之间的比例关系,所谓的人的城镇化,依然是坚持以居住为主的城镇化,还是一个伪城镇化。

阅读(16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