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8550
  • 博文数量: 32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21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5-06 14:05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3年(32)

我的朋友

分类: 敏捷开发

2013-07-26 18:18:23

海山館 -一夜驚喜
  清康熙二十二年癸亥(西元一八八三年),明鄭降清,臺灣到歸劃清朝版圖。翌年甲子設臺灣府,,下轄三縣。當時清朝為鞏固臺灣,在佈防上,派台灣鎮駐府城,台灣水師協駐安平,統轄中、左、右三營,並分別防衛各洲口。
  由於台灣府仍屬於福建管轄,所以各營官兵都由福建派駐的班兵,輪流戍守。安平水師班兵便是由福建水師提標及所轄各鎮、協、營等單位的兵士抽調而來。因此來自同鄉的不同班兵,便以部隊為單位,在安平建造廟館,做為供奉家鄉神祇及聯絡聚會的場所。
  當時這些班兵所建的廟館共有五座:「提標館」、「烽火館」、「閩安館」、「金門館」、「海山館」;合稱為「安平五館」 海山館便是由福建海壇鎮標班兵建造的廟館,簡稱海壇館。又因海壇鎮的駐防地,有一座山叫海山,班兵建館後,基於思鄉情節,便以海山為名,而稱「海山館」海山館主祀聖母媽祖,配祀五帝爺及五福爺,對於輪調班兵的軍心具有穩定的作用。
  光緒二十一年乙未(西元一八九五年)。臺灣割讓日本後,安平五館因為失去原本的功能而逐漸荒廢頹圮。臺灣光復以後,海山館舊址改建民宅,屬於張長庚所有,而原來供奉的媽祖神像移至文朱殿,廟前一對蝙蝠石柱也移到妙壽宮,成為前殿的龍柱。直到民國六十四年乙卯,臺南市政府為了慶祝「臺南觀光年」,特別議購這一座民宅,加以保存,並規劃為「安平鄉土館」,展示安平地區鄉土史料,以供國人追本溯源。確實興建年代已不可考,約在清康熙23年(1684年)後。亦稱「海壇館」,為福建海壇鎮標班兵所建,班兵以原駐地「海山」為名,用來恭奉家鄉神祉及聯絡聚會之用。
  當時之兵建廟館有五:提標館、烽火館、海山館、閩安館、金門館,這五座兵建廟館,合稱為「安平五館」。主祀媽祖,戰後五館均圯毀無存,海山館遺址現有民房係安平聞人張金聲所改建,為三合院宅第,廟前一對蝙蝠柱也移至妙壽宮,,民國74年(1985年)台南市政府收購後,規劃為「安平鄉土館」,展示安平鄉土資料。                                      
阅读(32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