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720
  • 博文数量: 4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6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4-28 13:4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3年(4)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敏捷开发

2013-04-28 13:46:32

?原文出處:剝頭煞星:白話文影評【剝頭煞星 Maniac】- 頭髮才是永恆不滅的靈魂


全片都使用第一人稱視角拍攝,身歷其境的感触无比強烈,就似乎你就是兇手,手拿銳利的刀刃,體內血液加速流串全身,呼吸越來越急促,每一刀都像是你親自下手一樣的寫實。我不覺得這是伊萊亞伍德的轉型之作,說更上【魔戒】一層樓更貼切,在【魔戒】中,无邪純樸的佛羅多,因為受到【魔戒】的「癮」想,行為舉止也變為怪異,愛評口碑券-【口碑卷 NO.22】狡兔計劃特映,那種呼吸的變換,與頭痛欲裂的演繹,在【剝頭煞星】都能够看見,那些鬼吼鬼叫,也不是單純的代表頭痛,是魔性覺醒的門被開啟的警示音。


1980的瘋狂殺手/殺人狂魔/瘋子重拍版本。變態及血腥水平完整不會輸給【德州電鋸殺人狂3D】,殺人如麻的俐落伎俩,實在是無法想像如斯逼真的后果是怎麼做出來的,當男主角刀子劃過女子身體時的真切感,像極了一場活生生的殺戮饗宴,跟著伊萊亞伍德,一刀一刀的割下髮片(1980版本台灣並未上映)。


刀子進入人體的逼真程度,與電鋸劃破肉體的寫實度不分軒輊,奇妙的是,【剝頭煞星】與【德州電鋸殺人狂3D】都有把人臉吧下來的畫面,比起1997的【變臉】其中手術的橋段,這兩部作品更貼近醫學觀點,而不是皮一扒就看見肌肉紋理。導演還特別在開頭安插有趣的橋段,提及「瑪麗蓮曼森」的名子,更加深電影不晶莹的一面(2012新專輯 Born Villain 壞胚子)。


導演很大膽的使用第一人稱拍攝,不是單純的挑戰觀眾的忍耐程度,除了極度逼真外,第一人稱的拍攝模式,為了呈現寫實感,必須模擬人體的動作,不仅是視角的轉換,就連呼吸、跑步等等的起伏變化,都會造成鏡頭不規律的晃動,而有人生成無法適應如此的畫面,,就像有人一完第一人稱的遊戲就會頭暈不適,那對於此片的免疫力鐵定异常差。


男主角自幼與母親兩人相依為命,然而卻親眼目击母親的淫亂人生(為了生涯?),對於年幼的他造成陰影,自從她逝世後,所有壓抑在內中的複雜情緒都爆發出來,他開始尋求報復,像死去的母親復仇。在他繼承的骨董人偶模特店(他媽不像修復師,也不見他爸人影),進行著一件一件优美的蒐藏品,除了修復壞損的人偶,替他的找一頂適合的假髮,就成為另一項重大工程。


戀母


人偶到底是他緬懷母親的媒介?還是單純復仇的慾火產生的作品?亦或是那份盼望愛而扭曲心靈的投射?複雜的人道刻畫,變態又純真的抵触心理,替這些空殼般的人偶,注入了血漿滿溢的內在,不是無腦的殺戮與無盡的恐懼,而是難解的心理變化。


也因為应用第一人稱的方法,所以主角露臉的次數十分稀疏,但他的存在感卻又充满電影中,看不見卻如影隨形,緊緊跟著鏡頭在觀眾的視覺逝世角,那雙洗不乾淨的手佈滿血漬,還有著淡淡的血腥味附著全身,無時無刻都準備下刀,存放在又不存在的壓迫感,大大晋升的氣氛的凝重感。

,?
?
?
?


第一人稱


2012


1980

阅读(29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