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360
  • 博文数量: 25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28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4-26 16:25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3年(25)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信息化

2013-04-26 16:25:17

                 

芦山地震牵动人心,成都电视台的记者蒋林在雅安震区采访,顶着凄风苦雨,冒着次生灾害给生命带来的危险和隐患,思路清晰,没有恐慌,没有多余情绪,更没有煽情,为观众带回了很多灾区的真实情况,目光直击现场,用真切的声音为我们传递着灾区的最新消息,传递着国家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传送出的无穷正能量定会温暖你们受伤的心灵,抚慰走散的亡魂。

而前不久,最美深圳女孩为标题的新闻充斥于各类媒体,画面中,一名90后女孩为满头银丝,双手残疾的乞丐老人喂盒饭。初看,能使埋藏于心里的原始道德瞬间崩发;再看,那一幕催人泪下的动人场景,实为一部情感类电影剧本。后来证实这是虚假新闻,是有人策划的商业广告。

  当初最美妈妈最美教师最美司机的感动,正因为在社会转型时期,片面地追求GDP,所遗留下的精神空壳。故此在他们身上,窥探到感动的阈值与人性的纯粹,让本以稀缺的道德资源得以继续维系。然最美深圳女孩虚假新闻的受骗者,除了胸怀善意、满腔热情的民众之外,还有众多浮躁的媒体。

  最美一样,正能量已沦为一张华丽的羊皮,掩盖了群狼的罪恶。利用爱心来博取同情,一旦暴露,很容易让民众原已不多的正能量瞬间湮灭。当最美与商业勾肩搭背,必将亵渎正能量的传播初衷,乃至发生荼毒爱心、戏耍人性、沾染铜臭的负能量。这类毫无底线的炒作,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道德崩塌,更让民众间的爱心传递被切割,甚至产生难以溶解的心理防线。尚如此,当民众时时担心爱心被欺骗、处处担忧道德被糟践;缺乏人的本能、爱的感化、缺乏主动救助他人的意愿时;出现越来越多的围观者和看客,便在情理之中矣。

此类动辄被冠以最美称号的消息,急不可待地贴上正能量的社会标签的新闻,与其说是正能量短路,不如说罹患了急性正能量缺乏综合征。对炒作者而言,爱心被当作买卖,他从民众身上榨取爱心,再转手倒卖给民众,他只负责加工,整个加工环节,他添加的不是营养元素,而是三聚氰胺。最美女孩事件的所有责任人,理应受到责罚。好比那个狼来了的寓言故事,当爱撒谎的最美孩子,第三次喊狼来了时,不再有人相信,而狼真来时,撕裂了他幼小的生命。同样,对爱心的炒作,好似狼来了的结局,当善意被一次次的蒙蔽、善举被一次次的玩弄时,终将使爱心这颗散发着微弱光亮的试金石尘封下去。

  当爱心被掺入毒素,当爱心被明码标价时,我们的社会便愈发冷漠,愈发悲恸。炒作者固然可从事件中获利,但真相一旦被揭露,其行为昭然若揭、舆论反弹时,炒作者必招民众群起而攻之。当然,要击溃炒作者,首先便要击败深埋我们内心的冷漠,不要奢望炒作者们会良心发现,能拿爱心做交易的人,其肝肺皆损,心若铁石,焉能望其人性是何许?!道德为何物?!正如医家有云:每救治一名病患,便是拯救一次自身。基于此,唯一能指望的便是我们自己:倘若某位老人不慎跌倒,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伸出援手,那他(她)会讹诈谁呢?倘若我们每个人都勇于给这位乞丐老人喂盒饭,那么最美深圳女孩的炒作便会胎死腹中,靠炒作来出位的空间亦会越来越小,直至吞噬殆尽。

  假作真来真亦假。以最美来修饰某人或事,期许达到稀缺的正能量社会效应,在某种程度上恰会适得其反。当冠以最美的修饰词越多,则其贬值速率也越快。

“最美深圳女孩”的虚假新闻使“最美”贬值,“连线哥”让我们看到真实的“最美”。

阅读(10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