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17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人社部等四部委日前联合发文扩展了企业年金投资范围,极大地推进中国版“401K”计划的发展。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一定会对中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形成良性助动。中国企业年金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未来企业年金固定收益类品种有待增加,投资效率有待提高。

??? 近期人社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23号、24号文分别规定扩大投资范围和发行养老金产品,极大地推进中国版“401K”计划的发展。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一定会带动补充性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对中国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必定形成良性助动。

  总体来看,一是实现了制度创新。两个“通知”是对目前企业年金制度的一次重要创新,23号文扩大了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范围,推动企业年金市场化深入;24号文通过投管人发行标准化养老金产品,在目前制度框架的后端建立一个集合,极大地降低了制度复杂性,大大提高制度效率。

  二是降低了运营成本。企业年金的后端集合使整个制度大大简化,有利于投资组合的整合,允许投资管理人发行标准投资组合,一只养老金产品可以面向多个委托人销售,改“一对一”为“一对多”,扩大投资管理人管理的养老金资产规模,减少基金经理和估值、清算人员人数,有利于投资管理人实现集约经营,降低成本并提高投资效率。

  三是提高了投资收益。经过业内和机构的呼吁,此次23号文扩大了企业年金投资范围,增加了5类投资产品,为日后稳定和提高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提供了政策保障。

  最为重要的是,当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规模越来越大,投资压力越来越大,远远超过企业年金。这两个“通知”不仅对企业年金制度是有益推动,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体制改革也是重要尝试。从1991年建立补充养老金制度至今已有22年,这22年中养老金制度的第一支柱取得长足发展,但第二支柱发展相对缓慢。从长远看,此次人社部等四部委两个“通知”的发布将会大力推进多层次社保制度的建设。另外,完善企业年金投资运营,也是对五省市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的一次制度推进,为推进事业单位建立职业年金夯实基础,将有利于下一步全国事业单位乃至公务员养老金制度的改革。

??? 4800亿年金“大松绑” 养老金投资涉“深水区
  分析人士预计,根据23号文,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在《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规定的金融产品之外,查看其它文章:

,增加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特定资产管理计划、股指期货。

  据了解,企业年金基金可投资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且基础资产限于投向国务院、有关部委或者省级政府批准的基础设施项目债权资产。投资品种限于信用增级为A类、B类增级方式。

  据悉,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发行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当具有完善的公司治理、良好的市场信誉和稳定的投资业绩,上个会计年度末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2亿元。另外,监管部门还鼓励符合条件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根据企业年金委托人的投资偏好,为企业年金基金设计、发行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

  人社部方面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已达5.47万家,参加职工1847万人,积累基金4821亿元,基金规模年均增长在30%以上;2012年企业年金基金新增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当年加权平均收益率5.68%,呈现快速较好发展势头。

  人社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近期联合出台新政,,即《关于扩大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简称23号文)、《关于企业年金养老金产品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24号文),力促企业年金扩大投资范围、投资管理人发行养老金产品等,企业年金市场化投资由此进入“深水区”。业内人士预计,投资范围扩大后,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将尤为受到市场关注。

  美国教师退休基金会(TIAA-CREF)董事主管陈力君对此认为,中国的企业年金市场发展已经越来越具备国际化视野。谈及如何鼓励企业建立年金制度,他称应机制上鼓励企业和个人,把资金做长期的养老投资,。“美国比较成熟的经验就是减免税或者税收投资,即不收当年的税,用的时候再抽税。美国这个阶梯税率,其实是给正在工作期间的职工非常大的优惠,当年可以省去30%-40%左右的税。这或许是中国企业年金未来一个可以参考的经验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