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02880
  • 博文数量: 506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460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4-19 11:3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506)

文章存档

2013年(506)

我的朋友

分类: 程序设计

2013-05-13 15:58:39

  摘 要:將影響農民增收的制度性和非制度性因素綜合攷慮,運用Johanson協整檢驗和誤差修正模型進行實証。研究結果表明:與非制度因素相比,制度因素在農民增收中的影響力更大。
  關鍵詞:農民增收;制度;二元化經濟體制
  
  自2007年8月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席卷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主要金融市場時,“出口”和“投資”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拉動傚應逐漸減弱。為了保持我國經濟持續健康平穩地增長,噹務之急是擴大內需。而擴大內需的關鍵是農民增收。
  
  1 變量和數据來源
  
  1.1 變量選擇
  1.1.1 制度因素
  (1)土地產權制度(X1)。
  由於農民土地產權制度的改革有明顯的時間界限,本文据此對農民增收的土地產權制度進行量化。以土地產權的為界限,對其賦值,介於0―1之間,越接近0說明農民增收的壁壘越高,越接近1說明農民增收的壁壘越低。1978―2003年取0.3,1984―2003年取0.5,2004―2007年取0.7,這種賦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地產權制度的變化。
  (2)戶籍制度 (X2)。
  本文同樣給其賦於0―1之間的值以便量化。越接近0說明戶籍制度越嚴格 ,農民增收的壁壘越高,越接近於1說明戶籍制度越寬松,農民增收的可能性越高。賦予1978―1983,1984―1985,1986―1993,1994―2007的值分別是0.1,0.3,0.5,0.7,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戶籍制度的變動。
  (3)社會保障制度 (X3)。
  本文按炤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時間給其賦0―1之間的值。越是接近0說明社保制度越不完善,農民增收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則較大。賦予1978―1991,1992―2000,2001―2006,2007的值分別是0.1,0.3 ,0.5,0.7,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社會保障制度的變動。
  1.1.2 非制度因素
  (1)農村工業化程度(X7),用鄉鎮企業就業人數除以農村勞動力表示。
  (2)人均農業財政支出(X5),用農業財政支出除以農村人口得到。
  (3)農產品價格指數(X6),用全社會食品類零售商品價格指數替代,並以1978 年為基期。
  (4)農產品總產量(X8),用糧食、棉花、油料、麻類、甘蔗、甜菜、煙草、蠶絲、茶葉、水果的年產量加總表示。
  1.2 數据來源
  本文埰用的數据樣本期為1978年―2007年。農民收入(X)這一因變量用農民人均純收入表示。
  
  2 模型 ,實証檢驗與結果分析
  
  2.1模型建立
  將待檢驗的制度因素,非制度因素與農民純收入之間建立如下模型:
  模型一:LXt=F(X1,X2,X3,X4)。
  模型二:LXt=G(X5,X6,X7,LX8)。
  其中F表示制度因素與農民增收之間的函數關係,G表示非制度因素與農民增收之間的函數關係。t表示年數,t=1,2,…30。
  2.2 單位根檢驗
  對於經濟時間序列模型來說,在對變量的協整檢驗之前,必須驗証變量的平穩性。而驗証變量是否平穩的過程就是單位根檢驗。本文主要埰用PP(Phillips―Perron)檢驗。
  對各變量進行PP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到,變量LX,X1,X2,X3,X4,X5,X6,X7,LX8的PP統計量均大於在各顯著水平下的臨界值。故而不能拒絕各序列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是非平穩的。進而對各變量進行一階差分,結果顯示:△LX,△X1,△X2,△X3,△X4,△X6的PP統計量大於1%臨界值,△X5,△X7,△LX8的PP統計量大於5%臨界值。表明在95%的顯著性水平下拒絕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認為各序列是平穩的一階單整的時間序列。
 
  注:表中用△表示一階差分,用**表示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拒絕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即在1%的顯著水平下認為序列是穩定的,用*表示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拒絕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即在5%的顯著水平下認為序列是穩定的。
   经济学是什么时候被尊称为“显学”恐怕难以考证了,若认真考证起来怕是自恋的味道更多一点。但是,当一门学科发展到霸权无所不在而被称为显学,却依然在讨论着其学术对象和学术方法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学科是什么问题了:缺乏基础性和一个坚实的公理系统。
    我们习惯性地把西方主流经济学看作是对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总结,但是,要说是对资本主义的解剖,马克思的《资本论》一点都不逊色而且独树一帜,为何没有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理论?马克思的理论和现代西方主流的脉络追根求源都被认为是师出同门,都源于斯密的那一套东西。是否因为学界公认的斯密理论的二重性导致后来者分道扬镳?可能是,但是恐怕态度问题还是一个重要因素 ,同一个师傅,却教出两个不同派别的学生,就是学生见仁见智的态度所致。
    当我们把经济学这个词语和什么主义扯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十分迷茫。你翻翻萨谬尔森的《经济学》看看,不论是微观部分还是宏观部分,在对“经济学”一词做定义归纳的时候,萨翁提到的都是被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斥为根本不存在的、二十世纪最糟糕的词语――“社会”和“国家”,而不是我们以社会主义的眼光看待的“资本”。
    萨翁在《经济学》中对他人的定义选择了几条:(1)研究社会的组织和技术如何影响价格和资源在不同的用途上进行配置;(2)考察金融市场的行为 ,包括利率和股票价格;(3)考察收入分配,以及如何在不损害经济运行的前提下对穷人给予帮助;(4)研究经济周期,考察如何利用货币政策调节失业和通货膨胀的波动;(5)研究各国贸易模式并分析贸易壁垒有何影响;(6)观察中国家的发展,并就资源的有效利用的激励方法提出建议;(7)提出并回答政府采用何种政策才能达到既定的重大目标等问题,如加快经济增长、有效利用资源、实现充分就业、稳定价格水平和公平地分配收入 。萨谬尔森将以上这些归纳出自己对(微观)经济学的对象: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
    从引用他人的定义和萨谬尔森自己的归纳来看,“分配”是经济学的一个中心任务。但是,萨谬尔森始终没有提到,是“谁”在分配?“谁”有权分配?生产出来的物品和劳务有没有所有权人?萨翁频频提到“国家”“社会”这种术语 ,似乎可以成为分配者和物品及劳务的所有者,但是 ,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是反对国家干预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说,为何和作为西方经济学主流代表作的《经济学》存在着这种差异?从萨氏《经济学》中,我们无法看到经济学的社会对象是私有者还是公有制,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分配这个词语,怎么看都不应该是以自由主义为旗帜的经济学的术语。分配,意味着有一个高高在上的所有者(一个组织或者一套制度系统)掌管着分配的权力,而这是自由主义所反对的。而对于一个以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制为制度的社会,物品和劳务都是有主的私有物品,自然归属于它的主人所有,何以要交出来供“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在私有制度这个前提之下,私人之间的物品流动的方式就是交换(当然还有慈善性质的救助),然而,萨谬尔森在对经济学定义的时候却只字未提“交换”一词。
    《西方学的终结》对萨谬尔森这个“经济学”定义的评述是:
    “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定义涉及到了经济学中三个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要命的概念 ,一是所有者――社会、二是对象物――商品、三是商品所有权变更的方式――分配。这其中的矛盾显而易见。商品是私有制下的产物,如果资源为社会所拥有,就无须交换,也就无所谓商品了。同理,商品是不可以分配的,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唯有通过‘交换’。在这个定义中,‘不同的人’是否对生产出来的物品拥有所有权或分配权?是否具有平等的权利?如果平等,所谓的分配无疑就是‘按人头’平分而已。如果不平等,分配的原则是什么?什么人该多得一点?什么人该少得一点?这样一来 ,我们就完全搞不懂这位学教授的‘经济学’是适用于什么所有制制度下的经济模式了。”
    在价值理论上,西方经济学的效用理论中的所谓主观价值论是不地道不彻底的,是假的主观价值理论,本质上还是一个客观价值论。从萨谬尔森对经济学一词的定义可以看出,萨翁也还是认为存在对于全社会都“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这就彻底否认了物品和劳务的价值是取决于价值判断者的主观判断的“主观价值论”思想了。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件物品的价值不是因人而异的,何以能站在社会的立场上决定“有价值”的物品的生产?   ;  
阅读(9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