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04771
  • 博文数量: 506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460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4-19 11:3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506)

文章存档

2013年(506)

我的朋友

分类: 程序设计

2013-05-08 13:26:11

    <一>
   ;  关于"有效供给创造需求",本书前面已经提出过,并作了一定阐述。它是针对单纯财政货币扩张上的"扩大需求",而提出的一个具有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意义的论点。扩大需求,有单纯通过投资,甚至通过增发货币、增发工资来实现的需求,也有通过一个更加曲折与间接,然而更富有效果、更富长远发展意义的方式而实现的需求---这就是通过"有效供给"来实现的需求。在今天生产过剩经常发生的市场境况下,这是经常引起争论,又经常涉及到政府决策的两个扩大需求的方式。政府的常常倾向于凯因斯主义,也就是通过扩张更多的货币,刺激更大的投资,来解决需求疲软、生产过剩的问题。而有效供给原理则强调投资的效率性,强调通过向市场提供更加有效的产品供给来解决产品滞销、市场疲软的问题。前者,主张政府对市场经济的积极介入,进行各种宏观调控,以调节市场供求。而后者,则主张更大程度地放开市场,让市场有更大的自我调节的空间,因而它更倾向于市场的自由本质。
    实际上,人类经济始终贯穿着一条"自由经济---政府干预"的轴线。经济学也因此而区分为不同的思想流派。比如,众所周知,亚当?斯密主张放任自流的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而马克思则持另一个极端,主张消灭市场经济而实现共产主义方式。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具有许许多多思想意识,其中凯因斯就是处于这两个极端的中间。象哈耶克则倾向于亚当?斯密一边,而萨缪尔森则强调以市场为主导的"混合经济",才是经济必须采取的运作方式。
    而在这里所揭示的扩大需求的两种方式 ,也体现了这条经济运行的轴线。其中,政府投资与宏观调控即表示经济运行倾向于政府干预的一方,而有效供给原理则倾向于自由市场一方。1929年的危机使人意识到自由市场自我调节能力的缺陷 ,因此必须引入政府干预因素来干预市场。这在理论上产生了凯因斯主义, 在实践上则产生了美国"罗斯福新政"。但实际上这两个人为努力的因素在当时并未见产生多大的效果,最后却是一个非人为的因素---第二次大战,把西方经济从萧条的深渊中拉上来。战争既可以将一个国家的经济击垮,使一个时代的超级强国从此衰败下去,也可以使一个国家兴盛起来。因为,战争的"不惜一切代价",能够极大地发挥一个国家的经济创造潜力,能够拉动它的经济生产得到迅速增长。另外,为满足战争需要,人们必须绞尽脑汁,创造出种种新技术以支持战争。比如,计算机的原型就是在"二次大战"得到设想与设计,以求更有效地处理战争情报问题。
    这种创造力的发挥,实际上已经是"有效供给"的体现。因此,当凯因斯预言,二次大战后世界经济将回归萧条 时,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经济继续沿着健康增长的道路上发展。 因为什么?正因为在大战中人们发挥了巨大的创造力,供给了许许多多的先进思想与技术。这些思想与技术能够在新的时代引领经济继续向前发展。比如在大战中产生的最原始的计算机思想与技术,战后就应用到整个国民经济上面。又如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它既可供制造核武器,也可供制造核电站,和各种需要核技术的国民经济方面。所以,虽然大战的支出对拉动经济具有巨大的作用,但更根本的作用还是大战中许许多多新创造的技术的作用,这些供给因素对战后经济的发展具有更根本的意义。
    因此,无论扩大需求如何通过财政与货币来进行刺激,它的有效性,仍然离不开有效供给。财政与货币政策所引起的投资增加,必须是有效的,能够导致有效供给,否则,这种投资不但未能扩大需求,反而会使生产更加过剩,需求将会更加疲软。关于这一点,在本书前面有关"凯因斯难题"里已有所阐述。经济波动周期告诉我们,经济衰退前期往往就是投资高涨,需求旺盛时期;而在经济衰退的时候,我们则希望投资高涨、需求旺盛状态的到来;因此,我们如何摆脱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这种矛盾呢?当我们希望的经济局面到来时,却离下一次的衰退已经不远了。因此,单纯的财政货币并不能使我们摆脱这种周期波动,必须要纳入某些"古典"因素,才能使这种波动得到缓解,才使经济具有长远增长的性质。这个古典因素就是"有效供给",它与萨伊"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古典经济学思想似乎相似,但十分显然,"有效供给创造需求"强调的是供给的"有效性",而不是一般的供给。有"有效"就肯定有"无效",这些无效的因素古典经济学无法解决,实际上,凯因斯主义、政府干预也无法解决这些因素, 只好让其自生自灭。因此,自由市场经济承认经济活动中的生死存亡,承认破产失业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经济现象,并将其看作人类经济新陈代谢的体现。
    <二>
    前面曾指出了"有效供给"的两个方面内容,一个是产品的品质与品种,即产品的使用价值方面,另一个是产品的价格,即产品的价值方面。任何一个生产者,如果你的产品品种、品质是优良的,那么你的生产供给就是有效的;同样,如果你的产品成本可以很低,因此可以在很低的价格上赚取利润 ,那么你的产品的这种低价格也是一种有效供给。其中任何一种,都是有效供给的体现。但现实情况也常常要求这两方面必须结合在一起,从而构成具有现实意义的有效供给。这样,所谓"有效供给"的实际意义就是:以最小的代价耗费供给使用价值上最好的产品;这与本书的价值思想吻合一致,是这个价值思想的具体体现。一种产品如果它的品种品质很好 ,但它的价格却非常昂贵,那么,前一方面的有效性就会被后一方面的无效性所抵消;同样,如果产品的价格很低但其品种品质也很差,前一方面的有效性也会被后一方面的有效性所抵消。因此,谈到有效供给,这两方面必须协调,不可差距太过。比如前几年美国人曾造出铱星环球通迅系统,它的使用价值是非常高的,可以让地球任何两个点通过铱星沟通联系,因此在品种品质方面是有效的。但它的使用价格却非常昂贵,没有多少人受用得起。因此这么好的东西却不得不陷于"过剩",最终因其价格昂贵只好抛弃于太空。这应该是一个有效供给两方面分离太大的典型事例。在现实经济中效用与价格方面的协调与差距的事例,枚不胜举。比如中国制造的产品品种品质比发达国家相应产品低得多,但其价格却很低,因此在仍十分畅销。
   ;  所以,有效供给原理要求所有生产者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必须尽可能做到以最小的耗费而取得最大的效用与效果。这是任何经济活动最基本原则。在此应特别注意这里所设定的局限条件,即"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没有这个条件,有效供给原理就难成立。垄断会使有效供给失去作用;一个生产者处在垄断状态下,不需要努力做到以最小的成本耗费来生产最好的产品,因为他的产品是"皇帝女不愁嫁",不管品种多么陈旧,品质多么低劣,价格有多高,这些产品都不得不被人购买去。因此,有效供给原理是与自由市场竞争密切联系的,自由竞争是有效供给原理得以存在与成立的。而市场经济之所以富有效果,正在于它包含着这个有效供给原理,它迫使处于市场竞争中的所有生产者,必须向市场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才能生存下去。于是,整个社会就会产生一个竞相创制财富的竞争局面,最终使人类不断到自己想要的物品。当然,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也因"弱肉强食"而导致"胜者通吃"的局面,使某些成功的公司企业大到能够支配市场的程度,从而对市场产生"托拉斯"---垄断。因此,自由市场经济有可能形成垄断,并且有可能使垄断者滥用自己的这种市场特权。这样就需要打破这种垄断,还市场的竞争局面,以恢复有效供给原理的积极作用;打破垄断,这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基本作用之一。不过,有效供给本身也有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垄断,因为当你开创出某种独特的技术来生产一种独一无二的新产品时,这种有效供给即构成一种垄断,一种技术创新的垄断。这种垄断是有效供给能够获得更大利益的基本原因;人们之所以在经济上有兴趣发明创新,就是要谋求这份技术垄断利益。因此这种垄断不可避免,无可非议。专利制度就是为保护这种垄断利益而设计的,它保护任何人技术创新的经济成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鼓励人们耗费资本与时间进行创造性活动。同时,专利制度又规定任何一件专利的有效时间,过了这一时间,技术就为社会大众所共有,对技术的垄断将是非法的。而对于某些关计人类生存重大问题的技术发明,比如某些治疗爱滋病药物,则可根据国际法,适度破除原研制与生产者专利技术上的垄断,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因此我们经常见到发达国家的每个产品都有其独特的技术特性。比如打印机有EPSON、CANON、HP等,其中每个品牌的产品都有其独特的技术。这些独特技术可以供不同要求的用户采用。这样就把市场需求分割定位好,每个品牌的产品都有自己的市场空间,从而避免雷同过度而形成恶性竞争的局面。而中国的各个家用,其技术指标则雷同居多,因此造成剧烈的市场竞争,各个厂商大打价格战,甚至将彩电称斤出售。可见,有效供给原理对中国厂商来说尤其有"警示"意义,它告诉人们 ,必须形成自己技术与经营上独特之处,才是市场商海中的致胜之道。但是中国制造业的重大缺陷是缺乏自己的核心制造技术,只有劳动力与其它资源成本低廉上的优势。这样,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缺乏技术上的独立性与独特性,所不同的只是产品外围附件与外壳包装。这从品种品质上就难以做到有效供给。

   ;                         作者:方金兵 刘荣茂 张富友

  内容摘要:为了更准确地把握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变迁的方向有必要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变迁进行客观描述。本文分四个阶段对其进行了阐述,并初步归纳了每个阶段的特点,为进一步和创金融体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 变迁 农业银行
  
  农村金融体系对农业和农村发展起着巨大支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业银行的体制经历了多次变动;而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与改革也并非一帆风顺。现阶段农村金融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初步形成阶段(1949―1957年)
  
  在此阶段,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了农村金融管理部门,然后建立了农业合作银行,接着中国农业银行成立,指导和扶助农信社,农村金融体系初具雏形。
  (一)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1951年5月,第一届农村金融会议确立了农村金融工作的基础地位。第二届全国金融会议提出了筹设农业合作银行(农业银行的前身)的提案。农业合作银行于1951年7月建立后,并没有在全国建立各级分支机构,基层农村金融工作仍由各级人民银行管理,农业合作银行对各级农村金融部门没有直接隶属关系,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1952年被撤消。农村金融工作由人民银行的农村金融管理局负责。
  中国农业银行于1955年3月再次成立。建立后,扩大了各项农村金融业务,加快了农村信用合作事业的发展,壮大了农村资金力量,更好地支持了农业生产。但是,由于人、农两行并存,出现了一些矛盾。1957年2月,人民银行总行认为:两行的工作很难划分,特别是县级以下工作更难划分 ;两行分别设立,需要大量增加机构干部、增加基本建设和费用开支。 1957年4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撤销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农村信贷工作由人民银行统一负责办理。
  (二)农村信用社的推广与调整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试办信用合作组织,打击当时盛行的高利贷盘剥农民的现象。1954年2月全国第一次农村信用合作社会议对农村信用工作提出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对当时信用社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信用社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为此,1955年对信用社进行整顿巩固。
  此阶段只有农村信用社一直存在 ,基本上保持了合作制的性质。在发展中发挥了主要作用;而农业合作银行与农业银行都在建立的两年之内撤并,未发挥其应有作用。
  
  曲折发展阶段(1958―1978年)
  
  (一)经济建设曲折发展时期的农村金融
  1958年,人民银行总行先后三次召开重要会议,组织发动了银行工作的“大跃进”。1958年8月,金融工作全国第一次现场会议肯定了对商业收购资金采取充分供应和“实物存款”方式。1958年10月,全国财贸工作会议拟订了“两放、三统、一包”的财贸管理体制,将农村财贸机构下放给人民公社。始于1959年1月的营业所下放工作给金融活动带来极大混乱,同年4月中共中央把农村银行机构收回,不再下放。
  1963年11月12日,农业银行在北京成立。第三次成立后,在全面安排支农资金、建立贫下中农无息专项贷款、对农贷资金实行基金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当时的农业银行并没有以真正的金融中介形式存在 ,经营范围十分狭窄,没有自有资金来源,1965年12月2日又不得不与人民银行合并。
  1958年信用社的业务基本上都下放到公社和生产大队。信用社的人权、财权、资金使用权全部下放,独立性丧失,国家银行对它的有效领导也随之削弱。1962年与1958年相比,信用合作组织的存款由40亿元降至28亿元,贷款由25亿元降为15亿元。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村金融
  1966年开始的“文革”使农村金融事业遭到了巨大损失,冲击了银行对信用社的领导,使不少信用社制度荒废,业务停顿,信用社的经营出现困难,农村高利贷又逐渐浮头。1973年全国有盈余社4 .9万个,盈余7300万元;亏损社4.1万个,亏损2300万元。
  1977年底,国务院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又作如下规定:“信用社既是集体金融组织,又是国家银行在农村的基层机构”。双重性质显然混淆了国家银行与合作金融的本质区别,使信用社变成了国家银行的基层机构。
  公社化大跃进和“文革”均对农村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信用社业务经营曾一度陷入停顿与衰退,最后成为农业银行的附属物,失去了原有的合作性质;农业银行没有以真正的金融中介形式存在。农村金融体系就转变为单一的国家所有制、单一的国有银行。与此同时,农村高利贷现象也就非常严重了。
阅读(10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