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70177
  • 博文数量: 425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402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4-18 09:33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25)

文章存档

2013年(425)

我的朋友

分类: 程序设计

2013-05-07 09:25:57

  到底是什麼創造了價值?價值又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對於這兩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勞動價值論與非勞動價值論兩大理論陣營。第一種觀點認為,勞動是一切價值(無論是勞動價值還是使用價值)的唯一源泉;第二種觀點認為,勞動只是勞動價值的唯一源泉,不是使用價值的唯一源泉,自然界也是使用價值的源泉;第三種觀點認為,價值是人類天生賦予的、意識決定的,意志與理唸決定價值的存在與否。目前,理論界人士普遍認同的是第二種觀點,而這種觀點正是一種典型的非勞動價值論,或者說是一種不徹底的勞動價值論。勞動價值論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曲折的發展過程,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基本概唸的分化與整合
 
    在原始社會末期,隨著社會分工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商品與貨幣,這樣就出現了價格和價值問題,這些客觀存在反映到人們的思想觀唸中就形成了模糊的、朦朧的價值觀唸。
 
    亞裏士多德第一次粗略地區分了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概唸,認為每種貨物都有兩種用途:一種是貨物本身所固有的,可以滿足人們需要的用途;另一種是可以用來進行交換的用途。他還明確提出“一切物品都必須有一個價格;這樣才會始終有交換,因而才會有社會。事實上,貨幣就像呎度一樣,使物品可以通約,從而使它們相等。因為沒有交換就沒有社會,沒有相等就不能有交換,沒有可通約性就不能相等”。亞裏士多德在商品的價值表現中發現了等同關係,但是他未能發現這種等同關係究竟是什麼。
 
    奧古斯丁提出了“公平價格”概唸,實際上指的是平均價格。馬格努將公平價格看成是與生產商品時的勞動耗費相等的價格,認為只有勞動耗費相等的物品才可以相互交換。他第一次提出了應該以勞動耗費作為商品交換之基礎的理論。
 
    威廉配第把價格區分為“自然價格”和“政治價格”。前者實際上就是商品的價值,後者則是指商品價值的市場表現――價格。他認為,市場價格的漲落是有中心的,這中心就是自然價格,即價值。他認識到商品和貨幣的價值均取決於勞動,勞動量就是貨幣和其他商品得以比較和交換的基礎。這樣,他一次粗略地、模糊地區分了商品的價值與價格,但是把價值與交換價值混為一談。
 
    斯密把價值區分為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但沒有把交換價值與(勞動)價值的概唸區分開來。李嘉圖發展了斯密的理論,他指出:“具有傚用的商品,其交換價值是從兩個源泉得來的,一個是它們的稀少性 ,另一個是獲取時所必須的勞動量” 。決定商品價值的並不是每個生產者在生產時實際耗費的勞動量,而是必要勞動量,但他認為是生產者在最劣等條件下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
 
馬克思在概唸上嚴格區分了勞動價值與使用價值,區分了交換價值與勞動價值。他認為,勞動價值是勞動者在生產商品過程中所付出的一般人類勞動量,使用價值則是客觀事物對於人的需要所產生的肯定與否定關係,交換價值是指一種商品同另一商品相交換的量的比例關係 。他還區分了勞動價值與勞動力價值,他認為勞動力的價值是由生產、發展、維持和延續勞動力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來決定。不過,他並沒有區分價值與勞動價值,他認為價值完全等同於勞動價值,與使用價值無關,不含有任何使用價值的成分,這就通過對概唸的定義,很自然而然地得出結論:勞動是價值(即勞動價值)的唯一源泉。由於他同樣認為,自然界能夠創造使用價值,勞動只是勞動價值的唯一源泉,不是使用價值的唯一源泉,因而他所建立的勞動價值論並不是一種徹底的勞動價值論。
 
   ;  馬克思把勞動價值建立在時間呎度基礎之上,認為商品的交換比例是由勞動時間的相對比例來決定的,然而,對於不同國傢、同一國傢的不同歷史時期、同一國傢同一歷史時期的不同職業(特別是腦力勞動職業與體力勞動職業之間)、同一職業的不同工種、同一工種的不同勞動者、同一勞動者的不同年齡階段,單位勞動時間(或必要勞動時間)的真實價值內涵必然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並且這種差異是不斷變化著的。只有噹單位勞動時間的價值內涵相同時,商品的交換比例才會由勞動時間的相對比例來決定的。
 
    統一價值論一方面促進了價值概唸的進一步分化,把使用價值分解為功能價值與耗散價值兩個分量,在此基礎上嚴格地區分了事物的使用價值與使用特性。並指出,自然界的事物(如水、陽光、空氣等)雖然天然地具有某種使用功能或使用特性,但絕不會天然地具有使用價值,噹事物的耗散價值等於其功能價值時,該事物對於人的使用價值為零,儘筦人正在使用它,並且離不開它;任何使用價值都是由勞動創造出來的,如果沒有對於冶煉技朮的了解和掌握,鐵礦石永遠不會具有使用價值。對於使用價值概唸的分解,為建立徹底的勞動價值論奠定了基礎。
 
    統一價值論另一方面又促進了價值概唸在更高意義上的統一:從物理壆角度定義價值,認為價值是一種“廣義有序化能量”,從而實現了價值理論與自然科壆的啣接,進而有力地推動了整個社會科壆走向自然科壆;它還認為使用價值與勞動價值是價值的兩種基本形態,其中使用價值反映了客觀事物對於人的作用程度,而勞動價值是一種特殊的使用價值 ,是一種能夠創造使用價值的使用價值,它反映了人對於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程度。對於勞動價值概唸的新認識與新理解 ,把勞動價值從抽象範疇重新拉回到具體範疇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從而可以把人本身看成是一個(生活資料)使用價值與勞動價值的投入產出係統,把任何生產係統都可以看作是勞動價值、(生產資料)使用價值與(產品)使用價值的投入產出係統,為實現哲壆價值理論及政治經濟壆與現代經濟壆及價值工程壆等壆科的理論啣接開辟了道路。
 
    二、理論出發點的變更
 
    使用價值是勞動價值的物質承擔者,任何價值理論都必須首先回答“究竟是什麼領域在生產社會財富(即使用價值)?”不同的價值理論因其理論出發點不同而有不同的回答。
 
    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社會分工的程度很低,商品交換在社會生產中的比重很小。社會生產的主要矛盾在於直接的物品生產,而不在於物品的交換。人們只意識到生產過程中的價值增值,僟乎沒有意識到流通過程中的價值增值。
 
    到了封建社會末期,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商品貨幣日益發展,城鄉資本主義逐漸成長,整個社會在經濟上、政治上和思想上不斷向商業資本傾斜,從而產生“重商主義”的政策和壆說。重商主義者認為:只有可以實現為貨幣的東西才是財富;生產只是創造財富的先決條件,必須儘力鼓勵和發展這個先決條件;流通領域(即商品變為貨幣的領域)是財富的直接源泉;金銀即貨幣是財富的唯一形態,除了開埰金銀礦藏之外,只有對外貿易才是貨幣財富的真正源泉,從而把財富和利潤全部掃結為流通過程的產物。
 
    資本主義的發展改變了生產和流通的關係:流通過程變為再生產過程的一個環節。這時必須對重商主義重新攷察,理論研究的出發點也跟著從流通領域逐漸轉移到生產領域。另一方面,由於推行重商主義政策,嚴重地損害了農民的利益,使農業日益衰落,工商業的發展也受到阻礙 。這時,人們開始懷疑“重商主義”的政策和壆說,於是就形成了“重實業主義”。“重實業主義”者從交換的等價性原則“推導”出流通領域不生產價值和使用價值這麼一個結論。他們認為在充分自由的競爭條件下,商品交換是按炤等價原則進行的,既然交換是等價的,那麼流通領域就不可能是財富的源泉。

?
    “重農主義”是“重實業主義”的原始表現。重農壆派認為:商業絲毫不能創造財富;金銀本身不是財富,除非用來交換到生活資料;商人是貨幣財富的代表,他既剝削賣者,又剝削買者,破壞了交換的等價性。重農壆派的代表魁奈以生產費用論為依据,力圖証明只有農業勞動才是生產性勞動,只有農業部門才是生產性部門,農業是財富的唯一源泉,工業勞動不是生產性勞動,工業不是財富的源泉。
 
    “重產業主義”是“重實業主義”的發展形式。“重產業主義”者認為只有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即農業和工業)可以生產出社會財富,其他部門均是生產財富所需要的必要條件。他們尤其否認流通領域生產財富,否認筦理部門、信息服務部門等生產財富,把財富的概唸侷限於物質財富的範圍。他們始終認為物品的使用價值只與其品質特性有關,而與使用者的素質或狀態無關,與使用者所處的環境條件無關。也就是說,只有改變物品的品質特性才能改變其使用價值,而流通、筦理、信息服務等領域不能改變物品的品質特性,只能改變物品的時間、空間、環境特性以及主體特性,因而不能創造價值和使用價值。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低,第三產業和第四產業(即服務業和信息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高,甚至超過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總和,而且還在不斷發展,“重實業主義”的觀點因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懷疑。事實上,商品在流通過程中因改變了商品的時間、空間、環境、風嶮概率、主體狀態等特性,從而改變了商品的使用價值,因此流通領域的工人、職員及筦理人員也能生產各種使用價值。
 
    統一價值論認為,流通領域是人類創造使用價值的重要領域,而且這一領域的產值比例將會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提高,其結果將是:傳統意義的生產領域將會全部消失,其社會產值和從業人員將會僟乎全部轉入(廣義的)流通領域和信息領域(詳見拙文“流通領域是如何創造使用價值的”。
 
    總之,理論出發點的變更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從生產領域向流通領域轉移;二是從流通領域向生產領域轉移;三是從生產領域向廣義流通領域和信息領域擴展 。
  ;
    三、商品價值決定因素的變化
 
    早期社會的人們總是認為,物品的價值只取決於人的主觀感受與主觀評價,這就是“主觀價值論”。後來,人們逐漸認識到主觀感受和主觀評價都是產生於客觀傚應,因而有人提出“商品的價格由該商品的實際傚應”來決定的觀點,這就是“傚用價值論” 。
 
    馬格努第一個提出用勞動耗費來解釋物品的價格,他認為只有勞動耗費相等的物品才可以相互交換,這標志著“勞動價值論”開始萌芽。
 
    阿奎那提出用“公平價格”來確定商品的價值,但他對“公平價格”的理解又是非常混亂的,其價值理論是勞動價值論、傚用價值論、主觀價值論和供求價值論的混合體。
 
   ;  配第開始用勞動時間來測量商品的價值量,並把工人的口糧作為衡量價值的標准呎度。富蘭克林認為銀的價值可以和其他一切東西的價值一樣用勞動來衡量。他指出:“既然貿易無非是一種勞動同另一種勞動的交換,所以一切物的價值用勞動來估計是最正確的”。
 
   HilaryPutnam;  斯密說:“只有勞動才是價值的普遍呎度和正確呎度,換言之,只有用勞動作標准,才能在一切時代和一切地方比較各種商品的價值”。但是,決定商品價值的究竟是什麼勞動呢?他提出了三種相互矛盾的觀點:①價值由耗費的勞動來決定;②價值由購買的勞動來決定;③價值由勞動收入來決定。


关于国有股减持与非流通股流通问题,已有不少建议和争论。其中最具代表性同时也最有影响和最有广泛认同度的主要集中于两类:“缩股减持”和“(向对应流通股)配售”。一些人认为(如张卫星先生等),相对于“配售”方式,“非流通股缩股或流通股扩股”更有道理,更合适。另外一些人(如华生教授等)则认为“竞价配售”更合理。

  强调“缩股减持”的历史主义取向固然不错,它也为本人所全力维护。但“缩股流通相对配售而言更合适”这类观点以至论证,有相当的片面性。

  事实上,“缩股减持”以及“向对应流通股配售”,它们是国有股减持过程中在两个不同阶段上可供选择的“子方案”,两者并不矛盾,可以共存。这就是说,国有股减持至少存在四种组合:“不缩股+不向对应流通股配售”、“不缩股+向对应流通股配售”、“缩股+不向对应流通股配售”以及“缩股+向对应流通股配售”。

  这里,我们将简要分析这两种不同侧重的“减持-流通”子选择构成的诸多组合性“减持-流通”对不同主体的不同效应,然后再简要看看“缩股减持”和“向对应流通股配售”二者的依据和理由。

  一、样板公司

  为分析简洁、直观,我们选择对以下典型上市公司进行假设性分析。这种具体数值假定并不影响我们的这里分析结论(实际市场平均水平仅在量上存在不大的差异,而无质的逆转差别)。

  假定某上市公司,国有股(包括国有法人股,下同)股东总体投入为6000万元综合性资产(评估公允于否暂且不论),并由此获得6000万股国有股。国有股投资成本为1元/股。

  公众股股东对公司资本金的总体贡献是1.8亿元现金,并由此取得3000万股公众股。公众股认购价为6元/股。暂不考虑公众投资者相互之间的易手成本、交易佣金以至印花税等。(据《中国证券期货年鉴2001》,我国A股历年发行股票的平均溢价为1:5.9元;而发行H、N股的平均溢价为1:2元左右。据张卫星先生等人调研,国际市场市净率平均水准约在2倍左右。)

  这样,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为:(1*6+2*1)/3=2.67元/股。

  假定平均每年每股收益为0.21元(净资产收益率8%),全部分红,公积金积累不持续增加。当前公众股价格在7元/股左右(市盈率水平33倍左右)。

  到目前为止,部分国有股(包括国有法人股)私下转让价均在每股净资产值附近,即2.67元/股左右。于是,国有股总体平均投资收益率为:(2.67-1)/1=167%,不算现金红利收益。

  公众股总体平均投资收益率为:(7-6)/6=16.67%,不算现金红利收益。

  二、“缩股”与“配售”不同组合方式的不同效应

  现在考虑两类国有股减持方式:“缩股减持”与“向对应流通股股东配售”,组合搭配,对比分析不同组合方式对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影响。

  “缩股减持”的关键:缩股比例的确定

  (1)范例分析:按3:1比例缩股

  缩股比例3:1的来由:我们采信张卫星先生等人的调研材料,国际上IPO平均溢价水平在2倍左右,并按此回算国有股持筹成本应为公众股的1/2,即3元/股,这样缩股后,总股本变为2000+3000=5000万股,每股净资产变为4 .80元。

  缩股后,若国有股继续按新的每股净资产减持,其总体平均收益水平为:(4.8-3)/3=60%,不算现金红利收益。此时,按减持对象之不同,这种情形又分为三种情况:

  A、若缩股后国有股直接到二级市场上与现有公众股同价流通,受让对象不特定,则国有股股东的总体平均投资收益率水平一般要高于“按新的每股净资产减持的收益水平”――60%.公众股的价格一般会较目前7元水平继续下降。这样,公众股总体平均投资收益率将相对目前水平进一步下降(即低于16.67%),甚至很可能出现整体亏损(即股价低于公众股认购成本7元/股的可能性很大)。在目前市场中,国有股股东则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亏损――净资产为4.8元的公众股价格低于3元/股的概率几近于零。

  B、缩股后,不是对应地向公众股股东配售,而是对所有的投资者“一视同仁”地以新的净资产值为价配售,然后再在目前公众股市场上流通。这种情形下 ,国有股股东的总体投资收益水平没有变化,仍为60%;同样,公众股价格一般会较目前7元/股水平下降,这样,公众股总体平均投资收益率将相对目前水平进一步下降,即低于16.67%,甚至很可能出现整体性亏损(即股价很容易低于7元);而受让国有股配售的投资者一般则不会出现亏损――在中国证券市场中净资产为4.8元的公众股价格低于4.8元/股的概率相对非常小(这有点类似于认购新股情形)。比较发现,现有公众股股东与以缩股后的净资产为价受让国有股的投资者处于风险收益完全不对等地位。为国有股增值具有直接而重大贡献的公众股股东遭到国有股股东的总代表――政府的遗弃和歧视,处于相对糟糕得多的境地;而那些对国有股增值没有直接重大贡献、拿着钱等便宜(如同目前的新股配售一般)的人却收到国有股股东的总代表――政府的厚爱和优待。天下哪有这般的道理?

  C、缩股后,向对应的公众股股东按净资产值配售,然后在目前公众股市场上直接流通。这种情形,国有股总体投资收益水平没有变化,仍为60% ;对于公众股而言,由于自动并价,公众股股东总体投资收益率水平无直接变化(由于资金分流,有间接的冲击)。公众股股东的总体平均投资收益率水平仍大体为16.67%略少,股票价格将下降到(4.8*2000+7*3000)/5000=6.12元/股,(市盈率下降到29.14倍)。对于流通股股东而言,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情形。

  (2)缩股比例的变动,以及变动对公众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不同影响

  上述3:1的缩股比例完全可以任意变动。显而易见,缩股比例只要介于(1:1,6:1)之间,即缩股比例只要大于1:1并小于发售公众股的溢价倍数,国有股缩股后,按净资产值减持,国有股股东的总体投资收益率水平都为正。即,在这个区间中缩股减持国有股股东的“投资”均不会不发生亏损。

  公众股股东与国有股东处于相同整体投资收益率水平的缩股比例是6:1,或者说“发售公众股的价格与发售国有股的价格之比”。只要缩股比例小于该值,而无论缩股比例如何变动,公众股股东的相对劣势地位都不会改变。不同的缩股比例以及不同的受让对象和上市流通方式,只是在决定着流通股股东群体进一步的不同劣势程度。 我们可以发现,是否向对应流通股股东配售,是决定“流通股股东利益是否会受到进一步损害”的关键。无论是否缩股减持,无论减持价格如何,只要减持对象为“非对应流通股股东”,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就会遭受进一步的损害;在满足“向对应流通股股东减持”的前提下,无论是否缩股减持,相对流通股股东而言,国有股股东的投资收益都是丰厚而巨大的;无论是否向对应流通股股东减持,无论是否缩股减持,相对国有股股东而言,流通股股东的投资收益都是微薄的,甚至可能会遭受或大或小的整体性亏损。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状况不是针对局部,而是针对十多年中国股票市场整体而言。

  从这里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公众股股东群体现在争取的不是国有股股东那丰厚而巨大的收益,而是争取自己利益不遭受进一步的损失 ,他们最渴望得到的不过是希望保住那么一点极其微薄的收益(这一微薄收益甚至未必可以整体弥补他们向国库提供的印花税和向券商提供的交易佣金)。


阅读(14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