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961
  • 博文数量: 1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3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4-18 14:10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3年(1)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C#/.net

2013-04-18 14:11:10

甲午战争的教训

刘梦溪

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和父亲陈三立认为:距今一百一十九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不是不当和而和,而是不当战而战。

现在因钓鱼岛事件所引发的中日争端,又使两国的关系处在一个危险的转捩点上。这次不同的是,中国一方的主动权、选择权相当之大,转圜余地无处不有。但如何终极去取,不仅在国力军力,更主要在智慧。

明年,2014年,就是中日甲午战争一百二十周年了。对中国来说,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是一场大悲剧,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一向被国人视作蕞尔小国的日本,把庞然大物中华帝国打败了。败得那样惨。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还要赔款白银2亿两。其实不止此数。有专门研究者说,总数加在一起,是2?5669亿两。而且要用英镑结算。更令人痛心的是,我国第一宝岛台湾,就是这次甲午战败割让给日本的,直到1945年才归还中国。

问题是中国为何战败?当然,中国虽大,当时实是弱国。所谓积贫积弱。日本虽小,经过明治维新,小国已经变成强国。但应对策略的不智,也是战败的重要一因。笔者几年前曾细详中日甲午战史,发现战前、战中、战后,中方的应对,无处不中日人的圈套。日本的目标,是想一举消灭北洋水师。陆上的战事不过是序幕而已。李鸿章深知北洋水师不是日本的对手,本来想避免战争,由于翁同?为首的清流主战派,挟光绪帝的天子之威,给李鸿章施以巨大压力,最后李还是情非所愿地走上了战而不敌的道路。

甲午战争前三年,即1891年,李鸿章在写给光绪帝的奏折里,报告北洋有新旧大小船舰共25艘(大船只有镇远号、定远号等6艘),需要增加多只船舰,才能构成战斗系列。朝廷置李鸿章的请求于不顾。甲午战事开战前夕,李鸿章又上奏折,要求添换新式快炮21尊,如果办不到,镇远、定远两舰的快炮12尊,无论如何也要购买。但仍未获准。实际上,自光绪十四年(1888年)起,至甲午战事开始,六年的时间,北洋水师没有增添任何装备(史书上说未增一械未增一船)。原因是购买军械的银子,被慈禧太后这个狡诈的老太婆移做修颐和园之用了。

甲午战争18948月打起。此前一个月,李鸿章还上书力陈:中国的六艘大船,只有镇远号和定远号是铁甲船,尚可用,但时速只有15海里。而日本可用快船有21艘,9艘是新船,时速2023海里。战争双方,海上力量对比悬殊。李鸿章明确表示:海上交锋,恐非胜算。

李鸿章是真不想打一场明知打不赢的战争。他的最后不得不出海迎战,是翁同?等主战派纵容光绪威逼施压的结果。已往研究晚清史事的人,大都把甲午战败的责任,全算在李鸿章一人的名下。李不得不蒙受辱国卖国的蔑称。但公平而论,甲午战败,李鸿章固然有其自身的责任,但翁同?、张謇、文廷式等清流主战派,也不无误国之责。

值得注意的是,大史学家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和父亲陈三立,对李鸿章的“罪责”另有看法。陈氏父子在马关条约签定后,曾致电张之洞,,呼吁联合全国的督抚,请求将李鸿章斩首。而所以严惩李鸿章的理由,并不是由于他代表清廷签订马关条约,而是认为,李作为勋旧大臣,没有尽到拼死力谏的责任。陈宝箴、陈三立认为,李鸿章应该以自己的生死去就,说服慈禧和光绪改变主意,阻止这场明知打不赢的战争,。陈宝箴说――

勋旧大臣如李公,首当其难,极知不堪战,当投阕沥血自陈,争以死生去就,如是,十可七八回圣听。今猥塞责,望谤议,举中国之大,宗社之重,悬孤注,戏付一掷,大臣均休戚,所自处宁有是耶?

后来黄秋岳在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

盖义宁父子,对合肥之责难,不在于不当和而和,而在于不当战而战。以合肥之地位,于国力军力知之綦审,明烛其不堪一战,而上迫于毒后仇外之淫威,下?于书生贪功之高调,忍以国家为孤注,用塞群昏之口,不能以死生争。义宁之责,虽今起合肥于九泉,亦无以自解也。

就是说,在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和父亲陈三立看来,一百一十九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其真正悲剧在于,不是不当和而和,而是不当战而战。

几年前我在给部级领导干部所作的一次演讲中,曾提出一个问题――在我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现代化的努力:一次是晚朝政府迫于列强的侵扰所做的初步现代化尝试,洋务运动是其有成效的显例,但由于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被日本强行打断了;第二次是民国政府的现代化努力,19281937的十年,国力上升很快,又由于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再一次被打断。

我们现在进行中的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下的现代化进程,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第三次现代化努力,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但我们这次的现代化进程还没有完成。我想问一句:我们这次的现代化进程,还会被打断吗?还会被日本人打断吗?

这次不同的是,我们中国一方的主动权、选择权相当之大,查看其它文章:

,转圜余地无处不有。但如何终极去取,不仅在国力军力,更主要在智慧。没有变化的是,日人的狡蛮、阴狠,远谋虑深。而且有美国为之站台。撑一时之气、拼匹夫之勇、泄积郁之愤,那是张飞、李逵的战法,与雄才大略,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的大丈夫,相差何止天上地下。更不要说现代战略家必须以国家长远利益、以人民永久福祉为第一考量。

阅读(261)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