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inux最传统的磁盘文件系统(file system)使用的是ext2.
2. 一个磁盘的物理组成,整个磁盘的组成主要有:
· 圆形的盘片(主要记录数据的部分);
· 机械手臂与机械手臂的磁头(可读写盘片上的数据);
· 主轴马达,可以转动盘片,让机械手臂的磁头在盘片上读写数据;
· 扇区(sector)为最小的物理存储单位,每个扇区为512bytes;
· 将扇区组成一个圆,那就是柱面(cylinder),柱面是分区(partition)的最小单位;
· 第一个扇区最重要,里面有硬盘主引导记录(masterbootrecord,MBR)及分区列表(partition table),其中MBR占有446bytes,而partition table则占有64bytes;
3. 关于分区的有关说明:
· 主分区与扩展分区最多可以有4个(硬盘的限制);
· 扩展分区最多只能有一个(操作系统的限制);
· 逻辑分区是由扩展分区持续分出来的分区;
· 能够被格式化后作为数据访问的分区为主要分区与逻辑分区,扩展分区无法格式化;
· 逻辑分区的数量依操作系统而不同,在linux系统中,IDE硬盘最多有59个逻辑分区,SATA硬盘则有11个逻辑分区。
4. super block、inode、block的意义如下:
· super block:记录此文件系统的整体信息,包括inode/block的总量、使用量、剩余量,以及文件系统的格式与相关信息等;
· inode:记录文件的属性,一个文件占用一个inode,同时记录此文件的数据所在的block号码;
· block:实际记录文件的内容,若文件太大时,会占用多个block。
5. 我们的优盘使用的文件系统一般为fat格式。
6. 需要碎片整理的原因就是文件写入block太过于离散了,此时文件读取的性能将会变得很差所致,这时候可以通过碎片整理将同一个文件所属的block汇合在一起,这样数据的读取会比较容易。
7. 日志文件系统(journaling file system):
(1)预备:当系统要写入一个文件时,会先在日志记录块中记录某个文件准备要写入的信息;
(2)实际写入:开始写入文件的权限与数据,开始更新meta data的数据;
(3)结束:完成数据与meta data的更新后,在日志记录块当中完成该文件的记录。
8. 将ext2转换为ext3有四个主要的理由:可利用性、数据完整性、速度及易于转换。
9. ext2文件系统主要有:boot sector、superblock、inode bitmap、block bitmap、inode table、data block等六大部分组成。
阅读(3469) | 评论(0) | 转发(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