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7286
  • 博文数量: 9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18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4-08 10:02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3年(9)

我的朋友

分类: Windows平台

2013-05-16 09:41:59

  区特殊教育学校的蹈《官司草》已录制完成,选送市残联参加文艺汇演评选

  5月11日,区文化艺术中心,“官司草”排练现场。受访者提供

  重庆晨报永川读本讯(记者张梁)说起官司草,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可能记得,在没有各种精致玩具、电子游戏的年代,农村的孩子都爱拿它做游戏。而今,这田间趣景被编成舞蹈,表演者是一群聋哑儿童。

  近日,永川区特殊教育学校的舞蹈《官司草》,在区文化艺术中心录制完成,选送重庆残联参加文艺汇演评选。老师们希望,这个舞蹈能重复当年《爱让我站起来》的历史。

  孩子们靠观察老师动作掌握节奏

  聋哑儿童们练舞难不难?“难。”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伍斯梅说,由于表演者有听力障碍,因此只能靠观察老师的手部动作来掌握节奏。

  “我们手都甩僵了,莫说这些娃儿咯。”伍斯梅说。和平常的舞蹈表演不同,听力障碍的儿童在表演时,舞台周围分列有四位老师。她们不停随着音乐节拍舞动手臂,指挥舞者的动作,告诉舞者如何“卡点”。

  “官司草”的背景音乐由编导们请专人作曲。舞蹈中间有时会穿插儿童的说话段落。指导老师需要提前一秒做出反应。

  舞蹈中,有将人体举起的动作。参加舞蹈28个聋哑儿童中,有15个男孩,13个女孩,都是该校1至8年级的学生。这个年纪的孩子要将一个人举起,并不简单。“有的娃儿颈部都磨起了茧。”她说。

  在正常文化课学习的间隙,学生们进行了为期一月的排练。老师们说,尽管现在还不知道重庆那边的反映,但他们希望“官司草”能重复当年《爱让我站起来》的历史。该舞曾是学校经典节目之一,并获得过全国性文艺比赛大奖。

  舞蹈构思源于过去农村田间游戏

  璧山文化馆的胡珍榕是《爱让我站起来》编导之一,也是“官司草”的主要编导。说起舞蹈构思,胡珍榕说,这还得从上世纪50年代谈起。

  那个年代还没有变形金刚,皮卡丘停留在作者的画板上。“农村的小孩那时玩啥呢?”胡珍榕说,“一天都扯草草,‘打官司’。”

  胡珍榕口中所说的官司草,在西南地区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此草茎秆极有韧性,顶端分开。过去有小孩各拿住顶部一支,往各自方向拉扯,类似拔河,被形容为“打官司”。

  有关儿童以草为戏的记载,可追溯到宋代。宋人范成大作诗云:“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几年前,胡珍榕就有了要以此的想法。当学校方面联系她时,她决定“那就以农村为题材,编一个‘扯官司’的舞蹈吧。洋气的我们搞不来,搞点符合中国传统的,反映童趣。”

  不过,她也感到有些遗憾,“排练时间太短。不过对于这些孩子而言,已经做得很好了。”

阅读(6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