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33359
  • 博文数量: 315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258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3-23 10:2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315)

文章存档

2013年(315)

我的朋友

分类: Web开发

2013-05-20 10:30:54

  一年来,特别是在党的**精神鼓舞下,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文化企业快速成长。

  捧着“文化企业30强”奖状,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天明说,“事实证明,文化体制的改革激发了企业内在的活力,解除传统体制对企业发展的束缚,使中国文化企业面向市场,贴近大众,进一步走向世界。”   

  毫无疑问,“文化企业30强”是我国文化产业各门类的“领头雁”,但是,他们在发展中仍然面临着各种困难。他们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而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的做大做强的文化企业。

  毫无疑问,30强只是超过万家国营文化企业和4万多家民营文化企业的代表,一些没入选30强的企业同样表现出惊人的发展潜力,有相当一部分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

  5月17日,第五届中国“文化企业30强”在深圳文博会上如约揭晓。其中,有24家是上届“连任”者,还有6家是新科“进士”。一年间,被称为“文化航母”的30强总主营收入达2047亿元,首超2000亿元,比上届增长28%。

  一年来,文化产业总体实力增强、涵盖门类更广。从站在领奖台上的30强,我们看到了一年来文化企业发展的“不变”与“变”。不变的,是文化企业的硬实力。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保利文化集团、上海东方传媒集团等24家上届“老牌劲旅”,主营业务收入、净资产分别比上年增长19%、16%,企业总体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变化的,是强势文化企业对行业的广覆盖。新入选的6家企业,分布在除出版发行类之外的文化艺术类、广播影视类、文化科技类和其他类。至此,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中“文化产品的生产”所涉及的7大门类均有企业入选。

  一年来,民营文化企业入选类别和数量均有所增加。民营企业如跳动的鼓点,鼓舞着社会资本向文化产业进军的士气。从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这个风向标上也可窥探出文化产业的生态环境。站在领奖台上的30家企业中有完美世界(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宋城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民营文化企业,占总数的23.3%。民营文化企业的崛起,反映出近年来在国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政策引导下,民营文化企业正逐步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已进入电影院线、影视制作、舞台演艺、电影科技娱乐等多个领域,创造了有全球影响的中国文化品牌。”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说。

  一年来,转制国有文化企业继续巩固和发展优势地位。改制激发企业活力,活力推动改革深化。30强企业在总结经验时,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企业的内在活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政策红利。

  一年来,文化科技企业表现抢眼。如果说,文化体制改革激发了文化企业的内生活力,那么文化与科技融合则成为文化产业升级、做大做强的强有力支撑。比如中国视频新媒体的最早探索者百视通,通过坚持技术“自主创新”、“引进集成”的战略,与超过40万小时以上的优质版权内容储备相结合,目前已成为国内收入与盈利规模最大的全平台新媒体企业。即便是非文化科技类企业,同样也在挖掘科技与文化的融合。2012年,曲江文化产业集团投资近50亿元,倾力打造曲江文化产业创意谷项目,运用全球领先的智能管控平台,让一座座充满活力的国际文化产业级剧情和传统文化融合高科技的体验式智能城市综合体拔地而起。

  在本届30强企业中,2003年以来转企改制的企业共有19家,与上届持平,占总数的63.3%。23家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占总数的76.7%,主营收入超过拟入选企业主营收入总和的80%。

阅读(10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