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33121
  • 博文数量: 315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258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3-23 10:2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315)

文章存档

2013年(315)

我的朋友

分类: Web开发

2013-05-14 15:12:43

 

  距“独立精神”还很远

  不妨看看美国大学的做法如何对待家长和新生的。据报道,每年美国大学新生报到时,许多家长都会“护送”孩子到学校,而且家长会在学校“逗留”几天。学校不光服务学生,也服务家长。相比我们对家长“护送”的“厌恶”,能发现什么呢?

 

  曾经,一个孩子上学两三个家长陪同报到的现象,引起了舆论的广泛质疑,认为这是“温室花朵”的表现,是对“小皇帝小公主”的溺爱,客观地说,如此质疑,并非空穴来风,但也并非就是绝对的真理。

  新生独立报到,真的有这么重要吗?每年的九月,都能看到那些送孩子来校的家长,也能看到他们脸上的那种幸福与兴奋。大多数的家长,他们坐上长途汽车火车,肩扛背背,只为与孩子一起分享那份荣耀与幸福。从这个角度看,家长送孩子上学,并不应遭受过多的苛责。

  来源于广西热线

  编辑整理:杭州白塔岭画室

  或是一种权利剥夺

  设“家长禁区”

  “独自报到”

  新闻里说,在清华大学新生报到处,上午最早报到的是从新疆阿克苏远道而来的余清鹏,他父亲将他送到校外就赶火车回家了。为何不让父亲在清华看看,享受一下这份荣耀与幸福?送子千里,过门而不入,这又是怎样的悲哀?这样的新生独自报到,真的有意义吗?

  G3商讯:8月11日,清华大学今年的党员新生赴校报到,这也拉开了今年新生报到的序幕。与以往不同,今年清华大学在报到区外设置“警戒线”,家长一律只能在线外等候,新生必须带着材料独自登记入学。今年,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致新生的信中提议,新生应独自报到,迈出独立生活的第一步。(8月12日《京华时报》)

  在《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中,哈佛大学哈佛学院前任院长哈瑞?刘易斯提到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有依赖性的年轻人培养成为有智慧的成年人”……培养学生独立精神无疑是重要的。但需要指出的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学生的独立精神,也不是一次独自报到所能培养出来的。

  有关研究表明,家长的参与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减少逃学率和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等。这也从侧面验证了美国的教育理念:教育是学生、家长、老师以及全社会紧密合作和共同努力的结果。相比之下,清华大学设“禁区”挡家长就呈现出了我们的教育短板。

  新生是否独自报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学教育能否一以贯之地培养学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会传递给孩子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这些,才是“把有依赖性的年轻人培养成为有智慧的成年人”的关键。

  客观地说,我国的家长可能是世界上最关心子女学习的家长。但是,时至今日,这种关心依旧停留在把子女当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没有上升到维护权利的高度上来。也正是这种差距的存在,导致了家长“护送”在国外是权利,在我们是“溺爱”的尴尬。就笔者的看法,清华大学设“禁区”挡家长就是画蛇添足甚至是南辕北辙,因为这是以家长无法参与学校教育为前提的,是在“鼓励学生独立”名义下对家长权利的剥夺。

阅读(12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