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2574
  • 博文数量: 22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26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2-20 18:08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4年(8)

2013年(14)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信息化

2014-04-16 13:53:12

的历史渊源
关于的系束部位,古时也有明确规定。如《礼记·深衣》记:“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孔颖达注释说:“当无骨者,带若当骨则缓急难中,故当无骨之处。此深衣带于朝祭服之带也。朝祭之带,则近上”。故《玉藻》云:“三分带下,绅居二焉。是自带以下四尺五寸也。”可见腰带的系束部位,完全是根据各种服装的不同形制而决定的。我们从战国以至西汉时期的俑像上可以看出,凡穿绕襟深衣的妇女,腰带多系在衣襟的尖端,以防衣服散开。这种衣带的高度,就是视衣襟的高度而定的。革带的系法与此不同,在革带顶端的交接之处,一般都缀有一个固定的装置,用时只要相搭即可,不必像丝带那样互相系结。缀在带首的固定装置,大体上也有两种形制,一种作成钩状,称为“钩”,也称“带钩”;另一种作成环状,称“鐍”,或称“带鐍”。 

达人推荐: 

阅读(10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