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XX

  • 博客访问: 492610
  • 博文数量: 281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56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2-17 21:40
个人简介

XXX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81)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5年(3)

2014年(117)

2013年(160)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13-03-21 12:43:31

的使用

opcontrol 命令行选项

--list-events列出处理器事件和单元屏蔽(unit mask

--vmlinux=将要分析的内核镜像文件

--no-vmlinux不分析内核

--reset清除当前会话中的数据

--setup在运行守护进程之前对其进行设置

--event=监视给定的处理器事件

--start开始取样

--dump使数据流到守护进程中

--stop停止数据取样

--shutdown停止数据取样并关闭守护进程

--init 加载内核模块和文件系统

--deinit 卸载内核模块和文件系统

--session-dir=dir place sample database in dir instead of default location (/var/lib/oprofile)

针对嵌入式系统,通过这一选项把采样数据库设置到网络文件系统。

使用流程

1、初始化

opcontrol --init (只用运行一次)

2、配置 

opcontrol –vmlinux=/mnt/vmlinux

opcontrol --setup --event=CYCLES:10000:0:1:1

--event=name:count:unitmask:kernel:user

name: event name, e.g. CYCLES 
   count: reset counter value e.g. 100000
   unitmask: hardware unit mask e.g. 0x0f

       kernel: whether to profile kernel: 0 or 1
   user: whether to profile userspace: 0 or 1

3、启动 

opcontrol --start-daemon (启动oprofiled,但不采数据)

4、采集 

opcontrol --start

./xvid_decoder test.avi 200 -v (运行待分析程序)

opcontrol --dump

opcontol --stop

5、报告 

Opreport

6、结束 

opcontrol --shutdown (关闭oprofiled进程)

如果不需要再测试了,可以用opcontrol --deinit来清理如果还继续测试,则不用

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如果使用opannotate分析源代码,需保证主机上编译时的路径与小机上运行的路径一致。否则无法找到源码。

参考资料

使用 OProfile for Linux on POWER 识别性能瓶颈

       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pow-oprofile/

OProfile manual

       

OProfile Internals

       

Oprofile 官方网站

       

Oprofile 交叉编译

       http://blog.chinaunix.net/u1/43047/showart_360642.html

Oprofile 交叉编译续

       http://blog.chinaunix.net/u1/43047/showart_361363.html

Oprofile移植到intel xscale pxa 255开发板

http://blog.csdn.net/Kasmile/archive/2009/07/30/4393482.aspx


阅读(113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