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3891
  • 博文数量: 41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56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3-23 19:34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4年(1)

2013年(40)

我的朋友

分类: 云计算

2013-07-15 14:49:34

   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54以上,就堪称高位。近日,法兴银行“祭”出一款预期最高收益率达307的,投资者对如此高的收益率表示质疑。其实,许多到期的高收益理财产品都达不到预期收益,只有触发一定的条件才可以达到,银行借此来吸引更多的。所以作为投资者,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看清哪些条款是在障人眼目相当重要。

  另据普益财富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6月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中,有7款未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

  究竟为何这类产品难以达到预期收益率?预期收益率究竟是否是实际到期收益率?其实预期收益率只是商业银行给予客户的一个口头承诺,一旦出现风险,投资者需要自担。那么说明书怎样看才不会走眼?如招商银行的“焦点联动系列之表现联动(看涨)理财计划”的投资起始日为2013年3月28日,投资期限为90天,其挂钩标的为伦敦市场协会黄金现货上午定盘价。若黄金期末价格高于期初价格,则产品到期收益率为6.52,否则产品到期收益率为12。实际情况是,期初价格为1603美元/盎司,期末价格下跌至1286.76美元/盎司,因此产品到期仅获得预期最低收益率。

  另外如农业银行的“"金钥匙如意"2013年第7期美元价格挂钩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投资起始日为2013年3月22日,投资期限为90天。产品挂钩标的为美元价格。在投资期内,若黄金美元价格曾经较期初上涨50美元/盎司及以上,则产品到期收益率为4.47,否则产品到期收益率为2.61。实际情况是,美元价格在产品投资期间呈震荡下跌走势,未曾触及50美元/盎司的涨幅价格,因此该款产品到期收益率为2.67。

  由此看来,在众多类型的理财产品中,带有触发条件的挂钩型成为实际收益率难以等于预期收益率的重灾区。“主要由于这类的不确定性较大,其挂钩于灵活的市场,市场价格瞬息万变,所以在购买这类产品时,千万不要误以为预期收益率就是实际收益率。”一位国有银行理财经理表示。

  但是对于部分来说,理财产品说明书过于专业、信息披露不够透明也是导致客户发生损失的一大原因。特别是很多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说明书,由于多是挂钩型理财产品,其多设置触发条件,而触发公式并非普通投资者可以理解。上述国有银行理财经理表示,在购买时,先要了解产品的投向、增加对产品的熟悉程度,最好对挂钩的市场有所了解,否则不要轻易购买。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普益财富发布的6月理财报告中显示,组合投资类产品再次成为了银行的发行主力,同时其中有百余款产品未透露投向情况,投向信息透明度亟待提高。产品投向的不透明也极大地影响了的选择。

阅读(16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