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564
  • 博文数量: 1
  • 博客积分: 26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1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12-22 13:54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1)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2012-12-22 15:03:35

    最近在设计一个惯性测量单元,传感器采用了陀螺仪,加速度计和磁阻传感器,这三种传感器的输出都是0V-5V的模拟电压信号,开始在选择ADC时主要考虑了一下5个参数:采样精度(ADC的位数),采样速度,带宽,通道数和功耗。在选择ADC时很纠结,因为同时能满足五项指标要求的ADI和TI的ADC几乎没有。后来就请教了一位大侠,才明白其实根本不用考虑带宽。
    下面先说一下采样定理,采样定理指如果信号是带限的,并且采样频率高于信号带宽的一倍,那么,原来的连续信号可以从采样样本中完全重建出来。其描述的是在未收敛的情况下,重复时间无限长的信号经它极限接近2倍频率的采样可以完全获得信号的信息,采样时间同样是重复无限长,采样定理说的是极限,不是实现过程。所谓的2倍,也是极限的概念,在有限的采样次数中,不可能用等于2倍采样率获得信息的全部。
    采样定理是在频域内分析信号才需要考虑的事情。而惯性测量单元的输出并不是用于在频域内进行信号分析的,而是根据采集到的数值实时的去解算运动物体的姿态,用于调整运动物体的姿态和位置。所以根本不用去考虑带宽这个指标。而真正需要考虑的是采样精度和采样速度,ADC的频率必须满足解算系统的要求。
    比如,在运动过程里面,最恶劣的情况下每秒需要50个陀螺数据就完全能足够精度的解算出姿态,那么陀螺的有效输出只有50hz,在这个系统里面,只要用超过50hz采样速度的ADC就能满足,哪怕用100兆输出的陀螺,500兆的ADC,结果依然是每秒用50个数据就足够,剩下的数据只是舍弃,或者用于增加一些无谓的所谓精度。
阅读(1396)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