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3831
  • 博文数量: 71
  • 博客积分: 379
  • 博客等级: 一等列兵
  • 技术积分: 102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12-04 13:14
文章存档

2014年(1)

2013年(67)

2012年(3)

我的朋友

分类: 信息化

2013-03-15 15:23:38

    2012,对苯酚市场来说是噩梦初现的第一年。在这一年里,国内苯酚市场价格整体呈现“M”形走势,市场行情表现为低位窄幅震荡。 市场全年均价为10908/吨,而2011年均价为13010/吨,环比下跌了2102/吨,跌幅达16%2012年国内苯酚市场价格变动幅度也 明显收窄,月均价格高点在4月为11408/吨,低点价格为9624/吨,高点与低点价格差为1784/吨,波动幅度16%,而2011年的波动幅 度为47%。 

  就在一年前,苯酚还是明星产品,供不应求,价格高企。为何仅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跨越成为瘦狗产品?过度投资难逃其咎。苯酚投资过剩,从根本上说是前期行业暴利引发的,而目前开始的过剩局面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痛苦过程,我们现在才开始的觉醒已经是无力回天。 

  市场价格跌至成本线 

  在国内苯酚市场价格大幅下行的同时,随着国内苯酚、己内酰胺装置的不断投产,对上游原料纯苯的需求大幅增加,拉高了国内纯苯价格,致使苯酚与纯 苯的价格差距大幅收窄,生产企业严重亏损。2012年,苯酚市场行情整体下滑的同时,纯苯市场行情整体上扬,导致苯酚与纯苯的市场价格差大幅缩小。 2010年国内华东市场苯酚与上游原料纯苯的年度平均价格差值为6466/吨,2011年收窄为5036/吨,而2012年继续降为1958/吨。 其中,2012年四季度价格差不及650/吨,生产装置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预计2013年乃至随后几年,纯苯原料供应短缺难以化解,苯酚产能过剩难以消化。在双重打压下,苯酚市场价格将长期在成本线附近运行。 

  产能释放促使价格低位运行 

  2012,苯酚市场行情经历了两个大的降价过程。这两个变化都是伴随着国内新增装置的投产,价格出现大幅下滑。4月,扬州建滔投产,新增产能 22万吨,10月山东利华益投产,新增产能22万吨。至此国内苯酚总产能达135万吨,比2011年增长了48%2012年两套大型装置的投产,使得国 内苯酚市场供应明显过剩。同时,新产能为抢占市场份额,多采用低价倾销手段,进一步拖累了国内苯酚市场价格。 

  2012年底苯酚装置过剩已现端倪,2013年国内苯酚新产能还将集中投产。其中分别有宁波台化30万吨、常熟长春30万吨、曹泾西班牙25万 吨,另外燕山和惠州建滔扩能20万吨。2013年,合计将有105万吨新产能释放,预计到2013年底苯酚装置产能达240万吨。之后两年还将有多套大型 装置投产,预计2015年苯酚装置产超过320万吨。国内苯酚产能的无序扩张,将进一步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国内苯酚市场行情将长期低位运行。 

  消费滞后抑制行情好转 

  在国内苯酚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国内下游新增需求跟进明显滞后。2012年国内苯酚下游基本没有新增装置,2012年新增产能的配套下游装置均在2013年投产,导致2012年表观消费增长缓慢。 

  012年,国内苯酚实际产量106万吨,比上年增长16%;进口59万吨,出口2万吨,净进口57万吨,比上年降低18%。同期国内表观需求163万吨,基本与上年持平。 

  按照目前酚酮装置投产速度,下游需求跟进明显不足,苯酚国内供需平衡将存在较大的难度,绝对过剩的产能在随后的几年内都难以消化。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双酚A的发展并未如预期般快速增长。双酚A是推动苯酚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但2012年国内双酚A价格一直在成本线附近徘徊。价格随着苯酚 价格的变动而涨跌,装置效益大不如前,装置经常处于开停车切换状态。双酚A下游PC价格走势亦如双酚A一样处于不稳定状态。尽管国内双酚A装置产能已达 72万吨/年,2013年还有多套与苯酚丙酮配套的双酚APC装置投产(利华益12万吨双酚A6万吨PC,长春13万吨双酚A,台化13万吨双酚A、 10万吨PC),综合预计未来双酚A走势难显辉煌,新增产能有推迟开车的可能。 

  二是酚醛树脂行业常年开工率维持在60%~70%之间,节假日期间开工率更低,产品的利润空间狭小,销售情况更不理想。国家调控房地产行业及行业的长期微利运行,使得该行业新增产能微乎其微,发展后果堪忧。 

  三是苯酚应用于外墙保温板行业目前正处于试产、实验阶段,同样受困于国家宏观调控。可以预计该行业仍会处于激烈的竞争状态,未来可能成为苯酚的新增发展方向,但前景如何仍有待观察。 

  进口持续打压国内市场 

  目前,中国是全球苯酚的主要输入国。2012年中国每月进口苯酚4.9万吨,比上年已经降低22%。这是因为国内产能的扩张,使该年国内进口同 比有明显减量。其中我国台湾地区、韩国、欧美市场缩量明显。成本压力下,生产企业缩减负荷同时挺价销售,表现在台湾韩国两地较为突出。此外,欧美远洋货在 2012年缩量也较为明显。虽然目前我国内苯酚产品仍处于反倾销日落复审期间,但新加坡三井以及泰国PTT继续享有零反倾销,以及东盟零关税的政策。此外 韩国LG化学也没有征收反倾销税。这些产地的苯酚产品无时无刻不在伺机向中国出口,同时日本及欧美苯酚还以来料加工复出口方式大量进入国内市场。 

    因此,预计国内苯酚替代进口困难重重。未来几年内,苯酚进口继续大幅减少的可能性不会太高,国内苯酚替代进口难度较大,打通苯酚出口通道以缓解国内产能过剩压力的难度将更大。 

相关推荐:

阅读(15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