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3422
  • 博文数量: 71
  • 博客积分: 379
  • 博客等级: 一等列兵
  • 技术积分: 102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12-04 13:14
文章存档

2014年(1)

2013年(67)

2012年(3)

我的朋友

分类: 信息化

2013-03-07 13:27:56

    近年来,我国丙烯酸产能迅速扩张,从2005年的不足40万吨,一举增加到当下的120万吨,我国也从丙烯酸进口国,一跃成为产能过剩国。目前,大部分装置的开工率仅维持在七八成。如何消耗过剩的产能,使产业发展走上健康、可持续的道路?业内人士认为,这需要从技术研发、下游应用、产业布局等方面同时入手。      

    丙烯酸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丙烯酸酯和聚丙烯酸(盐)类的生产。其中,酯类产品广泛用于表面涂料、纤维助剂、黏合剂、皮革、造纸等行业;聚丙烯酸(盐)类则用于高吸水性树脂、洗涤剂和水处理剂等领域。     

    我国丙烯酸产能受需求拉动高速增长。19952000年的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2.6%2002年,国内丙烯酸表观消费量达到37.4万吨,主要依靠进口;2005年,表观消费量达到69万吨。随着丙烯酸扩建装置的开工和新建装置的纷纷开车,自2006年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2009年,粗丙烯酸装置的总产能超过120万吨,预计至2015年可达150万吨。     

    专家指出,要想改变国内丙烯酸行业产能过剩、企业开工率不足的局面,就要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入手,加大工艺和催化剂技术的研发力度,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业升级。当下,我国丙烯酸工艺、催化剂均采用国外技术,工艺路线基本相同,只是在规模上有差异,而且生产成本较高。     

相关推荐:

阅读(14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