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2119
  • 博文数量: 49
  • 博客积分: 2105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128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11-23 17:28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3年(31)

2012年(18)

我的朋友

分类: 系统运维

2013-01-06 09:28:19

  “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冬天的风啊夹着雪花,把我的泪吹下。走啊走啊走啊走,走过了多少年华……”曾经这首《流浪歌》可谓是街知巷闻,忧伤的旋律,抒情的歌词,不知引发了多少异乡人的共鸣。流浪迷失的不只是前途的方向,更是心灵情感上的走失,是悲惨人生的另一种新遭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读流浪儿惨死背后的道德反思,认知人生的另外一层意义。
     日前,贵州省毕节市一处垃圾箱内,发现5名10岁左右男孩的遗体。初步查明,这些流浪孩子因为在垃圾箱内生火取暖而中毒身亡。这个类似现代版“卖火柴小女孩”的故事,让无数人的心为之一凛。5个流浪儿的悲惨死亡,本不该发生。他们也有自己的父母亲人,怎么就沦落到蜷缩于垃圾箱里取暖的境地?
        去年末,曾有过一份给流浪儿的温暖的“红包”民政部、公安部等八部委联合通知,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提出到2012年底,我国城市街面力争基本实现无流浪的未成年人。那么,毕节这5个“街面上”的流浪儿,怎么就没有进入有关部门的救助视线?回过头来看,一段时间以来和孩子有关的负面新闻,不只这一件。比如,暑期成为儿童溺亡事故的“黑色高峰期”,受伤害的多为监护缺失的农民工子女;又据日前某高峰论坛披露,由于一刀切的“撤校并点”,近十年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
        受伤害的,不独是农村孩子,不独是失护、失教之痛。11月16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的车展上,香车与性感美女循例招摇的同时,还出现了身着比基尼、摆出S形的儿童车模,事后照片未做任何处理,被网络疯狂猎奇转发,让父母觉得“想抽死自己的心都有”。这些新闻事件的背后,是中国“初级阶段”的一个问题侧面:贫富差距与地区差距,客观存在的法律真空,“城挤、乡弱、村空”导致的农村凋敝,低俗商业文化四处渗透,而这种错综复杂的现实困境,正下移到最脆弱、最容易受伤的儿童身上,威胁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一个社会的未来,必须由城乡孩子的人生幸福共同来奠定。亏欠了孩子,就是亏欠民族的未来与国家的前途,就是对这个国家的不负责任。谁来撑起为孩子们遮风挡雨的保护伞?谁来为孩子们创造健康成长的空间?这既是对全社会的拷问,更是对政府部门的考验。尤其在一些伤害孩子的事情接踵发生的背景下,“尊重孩子、爱护孩子”理应成为一种刻不容缓的自觉与行动。
        在这个意义上,聆听***总书记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就愈加发人深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还特地提到了“孩子”,“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面对习总书记这番话,想想那些辗转于街市的流浪儿,那些拥挤在破旧校车里的学童,我们是否会如坐针毡、如履寒冰?纵有再沉重的包袱、再复杂的矛盾、再纠葛的利益,也决不能让伤害落在孩子们的身上。这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底线。
        之所以选择流浪,是因为流浪的人渴望拥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地,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过上心中的幸福自由生活。但流浪儿们的惨死却给我们敲醒了警钟,这些是未来民族的希望,国家的前途,怎么可以有着如此悲催的结局呢?究竟谁才是孩子们遮风挡雨的保护伞?谁将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空间的创建者?小编认为,这不只是过程中所要思考的问题,更与社会息息相关。


早教产品


本文版权归南京东易成文化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 上一篇:
阅读(18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