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2327
  • 博文数量: 10
  • 博客积分: 79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679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11-14 11:0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3年(10)

我的朋友

分类: IT业界

2013-05-08 21:09:55

与“人人都有麦克风”这句话一样,“自媒体”这个词在当下很是火热,网众们常用这个词来“羞辱”一些不争气的传统媒体。这个词,因为迎合了公众在传播中的中心感和主体意识,满足了网友摆脱被动的受众身份自立门户“成为信息发布中心”的想像,而一语风行。
自媒体
是指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方式。自媒体包括但不限于个人、个人日志、个人主页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托管平台是美国的Facebook和Twitter,中国的Qzone、新浪微博和人人网。所谓的「自媒体」的概念,本质上是「自出版」的表现形式。第一代「自媒体」,应该是随着Web 2.0的兴起而出现的「」:在BSP(博客服务提供商)上注册自己的账号,将原创文章在网络上发布,而非经纸质出版物,之后,读者(网民)通过直接点击或者搜索的方式到达博客上的文章、图片乃至视频等等内容,这就完成了传统意义上的“出版”闭环。而自媒体的概念延伸到现在,主要移植到了社交网络中,即很多人概括为「社会化自媒体」,借助SNS工具的及时性、互动性,使得信息发布和自我内容出版变得更为便捷,影响力扩散也更快,微博、微信都成为典型的自媒体平台和传播方式。可以说,「自媒体」是社会化媒体中一类典型的代表。 这是我在百度上搜索到关于“自媒体”的一个概括。

自媒体形式自媒体像是一串山楂果,粉丝则像是一锅糖浆。

最终做成的糖葫芦,不会无限制地裹上无穷多的糖浆。自限其规模,是自媒体健康成长的前提。追逐尽可能多的受众,正是很多传统媒体变得平庸的原因。 自媒体是未来圈层社会的共生物,它天生就是一个社会圈层的“意义生产者”。而有价值的圈层,在规模上总是有上限的。

如何经营自媒体:
1,不要试图讨好粉丝,做自己,保持初心,坚持个性,可以屌一点。
2,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提供自己满意高兴,对他人亦有价值的内容
3,前1000个粉丝最重要,吸引少数人形成社群倒逼大众。就算李宇春有1000万粉丝,也还是大众眼中的异类。做异类挺好
4,不要逼你的粉丝为内容付费,要让他们为你们的价值观和态度买单
5,坚持做苦逼的事情。大家都喜欢苦情戏和大团圆结局
6,自媒体不需要“推广”,只需要“吸附”一时涌进的大量粉丝,如果不是因为价值观和趣味的深度契合,只能是“水过地皮湿”。
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第一,内容的生产方式不同。这里包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内容生产周期。自媒体发布内容之前,自媒体经营者也必然会通过采访等形式(传统媒体常用的方式)来获得信息,但往往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采访,可以说是“无证上岗”,而往往是通过博主、自媒体经营者个人的行业经验、以及圈子人脉获得信息;在内容发布周期上,基本上无规律可循,不像传统媒体按照日、周、月等间隔周期性发布,自媒体发布信息往往更加随机和及时;
第二,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审查”环节。自媒体的信息、内容常常是直接到达读者。
自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更加强调个人观点,像是传统媒体(某报纸或杂志)上某一个「专栏」的放大。但不可否认,尽管自媒体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审查,但以微博、微信等SNS工具为载体的自媒体,仍然面临另一层面上的审查。
至于二者的关系,我认为自媒体是对传统媒体的补充。我看报纸、看杂志,往往是冲着媒体品牌的公信力而去的,而SNS网络上信息泛滥,真假难辨,再加上社交的方式传播的不可控,导致读者无法甄别信息的权威性和准确性。而在这方面,不少业界具有权威性的个人通过自媒体,发布观点和信息,为大众提供了相对具有“公信力”的社交媒体入口。
其实,很多自媒体往往并非由个人经营,往往背后有一个采编团队,以文章聚合的形式出现,这类媒体在运营过程中会有哪些不一样的感受呢?

原创,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

阅读(78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