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6536
  • 博文数量: 16
  • 博客积分: 1005
  • 博客等级: 准尉
  • 技术积分: 26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10-12 11:01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16)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Delphi

2012-11-14 14:50:43


灵威观历史

灵威观 (如皋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城内古运盐河北岸。

始建于汉,初名祖师观。晋代武当道士玉公、信公、静公创建,时名祖师观。

唐贞观年间,唐太宗御驾东征高丽,此处成为尉迟恭行辕。得胜回朝后,尉迟恭奏请唐太宗,赐额“仁威”,并重修观舍,更名仁威观。

宋政和元年(1111),由徽宗帝赐额“灵威”,故更名“灵威观”。该观与句容茅山、苏州灵威观并列为江苏三大道教圣迹。

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道会司于此,正统年间(1436—1449),道会周源中复修,万历年间(1573—1620),建筑渐圮,法官陈志逵再次修葺,

清代重修,原殿南向,为硬山重檐构筑,面阔五间15.5米,时深九檩17.7米,脊高13.1米,斗拱出一挑,复盆式五间莲花柱础,殿内存匾额4块、石碑1方。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均有修缮和增建,使道观建筑始臻完善,时有殿堂十四座,斋堂、寮房、库房、医室、药房、棺栈、亭台、楼阁等配舍二百余间,规模宏大,布局合理,中有山门、元天门、仁威殿、父母殿、雷祖殿、一重天门、东中西三厅,东有东大门、道士祠,西有斗姆殿、虚皇殿、玉皇殿、恒春轩、药房、医堂等,前临内城河,后接花园巷,东依安定巷,西通古旧河巷,整个建置,前方后长,酷似北斗星座。昔以经忏、素斋、施药、医诊、施粥、施棺等宗教活动及社会慈善事业著称。除原斗姆殿、虚皇殿、恒春轩等建筑被毁之外,现基本保有风貌。

1995年旧城改造,移建于东水关与新辟外城河之间。2007年,如皋市政府和东方大寿星园组织募捐近200万元进行扩建。

目前,已经落成两殿、四房、一堂、一廓、一所,仁威观主殿高达8米的主神像及周边诸神像也正在加紧重塑,各项道教法会活动也已正常开展。

如皋的道教

道教是中国汉民族固有的宗教。如皋的道教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如皋隶属泰州府进,全县有道观30多所,灵威观为道之首,享誉大江南北。今天,灵威观为如皋唯一幸存的道观,与句容茅山道观道、苏州玄妙观并列为江苏省三大道观。

传说本方道长汉代乐子长。唐高宗赐誉他为“道家祖师”。武当山三位道长玉公、信公、静公遂到如皋建祖师观。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道士丁志伦扩修祖师观,祖师观遂成规模。宋政和年间,提举苏均到观中拜谒真武大帝,适逢雷鸣电闪,忽见一条金蛇从殿间绕出。他大吃一惊,以为是龙虎山张天师在此显示灵威。这件事传到趄廷,崇信道教、有“道君皇帝”之称的宋徽宗闻,即赐“灵威”匾额。从此,祖师观易名为灵威观。

灵威观前临内城河(现今已被填平为新生路),后接花园巷,东倚安定巷,西通古旧河巷,整个地形前方后长,形似北斗星座。旧时,它的背后是华王庙,西面是广福财福庙、火星庙,东面与关帝庙、都天庙、城隍庙相顾。

灵威观自宋代以来,多次修缮,逐步发展到清朝后期始臻完善,计有殿堂14座,寮房、斋堂、库房、医室、药房、棺栈、赈粥厂等200余间。全观布局严整,错落有致。

观门两重,外罩木栅,内为石鼓大门。门前有石狮一对,雄踞左右。正门上画着神奇的太极图。门内正中梁上悬挂“敕建灵威观”金匾。东西两厢供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尊彩塑。

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九,道士要拜忏,叫上九皇。三月三日是真武大帝圣诞,要祝圣,端午节要送符。六月二十四前后九天,也要拜忏,叫中九皇。九月初一到初九是斗母圣诞,也要祝圣,叫下九皇。平时的活动,主要是醮荐和占巫两种形式。

醮荐,就是做道场。其时,声乐齐鸣,细乐有笙、箫、管、笛,粗乐是锣鼓、锁呐等一齐上台,他们吹奏着“夜深沉”、“梅花三弄”,皈依经等乐曲,声色和谐,曲调优美,所行的仪式,既有古意,又富有戏剧色彩。首先是申文,道士披发仗剑,身穿八卦服,羽扇纶巾,酷似京剧“借东风”中的那个场面。接着是普招,普请“诸天神”、“十方天尊”等神坛。此后便行教仪,搞熏沐醮是一天,罗天醮则是七天,最后是焚鬼符箓,名曰生符。这种形式既可慰籍斋主,又为群众喜闻乐见。

占巫,古代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极弱,每逢遇上水旱灾害,瘟疫流行,往往就去祈求神灵,请道士作法显圣消灾化吉,沿袭古老的传统。

清康熙年间,如皋灵威观出了个有名的道士叫吴兰坡,他在江西龙虎山得道。当时如城百岁巷内一户姓周的人家有人生病,久医无效,就请“圣人”吴兰坡治病,吴兰坡将掺有治疗药物的符水给病人服用,不数日周某的病果然好了,于是声名大震。

乾隆十二年六月,如皋大旱,田土龟裂,农民心急如焚,纷纷请求吴兰坡道士作法祷雨。吴道士观测天象,预计不日内有雨,于是设坛求雨。果然不久天空雷鸣电闪,降下倾盆大雨,百姓欢呼雀跃。灵威观的名声为之大震。

在旧社会每逢灾荒年景,或春季青黄不接时,灵威观便施粥给广大饥民;在瘟疫流行时则施药治病;遇有病死饿死暴死于路旁无人收殓者,灵威观就出面施棺埋葬,以后专设“育德堂”主办此类慈善事务。

后来,施医药的办法逐渐固定,每年夏秋施八个月的药。具体安排是:城内诸葛实裕、永懋慎、广生德三大中药店各施一个月,定慧寺承担十天,明少山家四房共承担十天,沙元炳家承担一个月,其余则由灵威观承担。施棺的办法是发现路毙尸体,由棺材店老板出棺,着人掩埋,所需费用,由灵威观以认捐摊派的办法解决。至于施粥,则采取灵活的办法,施主们什么时候给钱,就什么时候施粥。

直到1995年,灵威观的部分古建筑犹存。后因如皋旧城改造,灵威观东迁至水绘园东侧。目前,如皋人士正在努力用筹款捐款方式,拟在近期内恢复重建灵威观。到那时,如皋灵威观这座古道观将与定慧寺的佛庙一齐在如皋大放光彩。

灵威观全貌

灵威观,雄伟壮观,观门前有大石狮一对,雄踞左右。进入大门,则见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分列两厢。庭院内青松苍翠、古柏参天,抬头瞥见元(玄)天门上悬着“灵威观”金字大匾,户列灵符玉篆。庭院中安放宝鼎,终日香烟萦绕。步入玄天门,则见王灵官手执金鞭,端坐中间,威武昂然,两侧是风、云、雷、电四神,森然可怖。玄天门后,即仁威殿,该殿是道观的主要建筑,长四丈五尺,进深五丈三尺,高四丈五尺,上悬一排宝匾,一块上书“造化乾坤”是如皋籍翰林沙元炳所赠,一块书“乘坎执权”,是如皋举人马锦繁所赠。另有两匾,分别书“玉师虚相”,“治世福神”。殿前庭院两角,长有高大的银杏树两株,中间立炼丹炉一座,两旁有古松映衬。仁威殿正中,塑真武大帝坐像,头带冠冕,道貌岸然,前列真武大帝的出生武像,披发仗剑,足踏龟蛇,大有呼风唤雨、拿妖捉怪之势;两厢则是四大元帅等共十四尊神仙配像。殿后是海岛布局,气势磅礴,但见波涛之中,遥有三山出现,一是蓬莱仙岛,一是方丈岛,一是瀛洲岛;中塑十六位仙家,神态各异,岛上鹤生丹顶,龟长绿毛,树梢头苍猿献果,沙草内白鹿衔芝,好一派仙境景象。#p#分页标题#e#

仁威殿西侧为斗母殿。斗母端坐正中,两旁是张天君、林天君武像,斗母右有马大元帅塑像立于一旁。斗母殿中,高塑东、西、南、北、中五斗像,西侧塑文昌帝君、魁星、朱衣、金甲神、吕祖等神像。

斗母殿向后便是虚皇殿。正面塑虚皇天尊,东侧面南为雷祖太乙救苦天君,西侧面南为太玄免德真君、上德真君、道玄普化真人。

虚皇殿偏东是玉皇大殿。殿内正座玉皇,配像是日月之神、赵公明财神和王灵官,其东侧面南是神官,两侧南面是尧、舜、禹塑像。

在玉皇殿与虚皇殿之间,有恒春院,为道士和游客休息之所。

仁威大殿后为雷祖殿。中为九天兴元雷声普化天尊,西侧排三十六天尊,其塑像布局与苏州玄妙观一模一样。

雷祖殿后又有老君宫。正位供奉太上老君,其东为庄子,西为老子;雷祖殿东有小屋两间内设二男一女三尊痘神。


如皋之子网

双马化工sm.rugao114.cn

奋斗哥企业


阅读(800)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历史文化巡礼之三部曲

下一篇:没有了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