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5144
  • 博文数量: 34
  • 博客积分: 831
  • 博客等级: 军士长
  • 技术积分: 31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10-08 11:1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34)

文章存档

2012年(34)

我的朋友

分类: 系统运维

2012-10-08 15:57:12

要说出CSS的引入方式,没有什么难度,但要说到为什么使用不同的引入方式,就有些学问在里面了。

CSS的引入方式最常用的有三种,

第一:在head部分加入,引入外部的CSS文件。

这种方法可以说是现在占统治地位的引入方法。如同IE与浏览器。这也是最能体现CSS特点的方法;最能体现DIV+CSS中的内容与显示分离的思想,也最易改版维护,代码看起来也是最美观的一种。

第二:在head部分加入 


这种方法的使用情况要少的多,最长见得就是访问量大的门户网站。或者访问量较大的企业网站的首页。与第一种方法比起来,优点突出,弊端也明显。优点:速度快,所有的CSS控制都是针对本页面标签的,没有多余的CSS命令;再者不用外链CSS文件。直接在HTML文档中读取样式。缺点就是改版麻烦些,单个页面显得臃肿,CSS不能被其他HTML引用造成代码量相对较多,维护也麻烦些。 但是采用这种方法的公司大多有钱,对他们来说用户量是关键,他们不缺人进行复杂的维护工作。

第三:直接在页面的标签里加 
测试信息


这种方法现在用的很少,很多公司不了解前端技术的领导还对这种写法很痛恨。认为HTML里不能出现CSS命令。其实有时候使用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比如通用性差,效果特殊,使用CSS命令较少,并且不常改动的地方,使用这种方法反而是很好的选择。

除了这三种常用的CSS引入方式,还有种很多人都没有见过的引入方式


这就是第四种引入方式。在IBM工作的时候,只能使用一种Ajax框架,就是DOJO。而DOJO的CSS引用,就是采用了@import的方式。这种情况非常少,主要用在CSS文件数量庞大的负责的系统中。另外@important本身是一个CSS命令,是放在CSS文件里的,这个跟LINK标签有很大的区别。
阅读(478)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A的四个伪类

下一篇:DIV+CSS提高篇--精通DIV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