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07001
  • 博文数量: 213
  • 博客积分: 3076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215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10-24 16:08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13)

文章存档

2013年(134)

2012年(79)

我的朋友

分类: 云计算

2012-10-30 09:20:01

 
移动云计算

摘要:

 

1. 用户需要随时随地的计算

2. 手机的计算能力弱,存储能力小,云计算正好来弥补

3. 云端的应用适应所有终端,减少开发者的工作

4. 非常适宜本地应用和社交应用的发展大潮

5. 将受益于HTML 5标准的普及,移动应用将易于开发和分发

6. 办公需要随时随地的分享能力

7. 带宽要求较高,使运营商成为理想的“云”提供商

8. 运营商受到来自IT公司的威胁,有沦为管道的危险

9. 移动云计算在移动增值业务和服务竞争中至关重要

10. 与物联网结合的可能

11. 据分析预测,市场将在五年内爆炸

 

 

 

以下来自互联网的报道,有颜色的请关键阅读

 

 

浅谈3G手机的移动云计算和云存储

按我们以往的观念,移动通信就是用手机等掌上设备与别人进行交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work everywhere”和“compute everywhere”的迫切需求,移动计算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其中又根据使用终端可分为可携带式电脑(如:notebook,netbook,UMPC之类),PDA,和手机这几种移动计算模式。相比之下:可携带式电脑性能最强,但携带方便性和电池续航能力远不及后两者;相对于手机来说,可携带式电脑和单纯的PDA的通讯功能较弱,而我国的wifi热点普及率并不满足需求,因此在数据交换方面要稍差于手机;当今PDA的功能呢个已逐渐于手机相融合,因此移动计算在我国就大体走了两条路:计算能力强而通信能力和携带性较弱的可携带式电脑计算和通信能力和携带性很强而计算能力不足的手机计算。所以对于较为简单的移动计算来说,手机终端更是最为合适的设备,所以发展基于手机的移动计算是十分必要的。

为什么是云计算?

正如上面说明的一样,手机拥有便携性,续航时间和通信能力等众多天生优势,而最大的弱点便是计算能力,受限于体积和便携性的要求,短时间内期望手机的处理能力大幅提升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我们就去想一些新的解决方法:如果我们不用手机去处理和计算,而把处理部分用电脑来代替,手机只负责输入输出不就一举两得了吗?因 此,我想到了现今颇为流行的云计算概念:利用远端的“云”的强大处理功能进行计算而是普通计算机能够做到一些往常只有超级计算机才能处理的计算。我对“云 计算”的理解可能还不是很透彻(如今的大师们也是各执一词……)。但是如果把“云计算”概念运用于移动计算领域,便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运用远端“云” 的高速处理能力,即使手机本身性能不高,但只要满足与远端“云”的输入输出数据交换,便能够得到理想的结果。因此,“云计算”在移动计算领域是重要且有前 景的一个方向。

为什么是云存储?

谈到云计算就不得不说说云存储,“云计算”解决了手机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那么“云存储”则可以解决手机存储能力不足的问题。面对现今越来越大的数据容量, 在本地进行存取对于手机来说必然吃不消,如果运用“云存储”技术,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电脑的存储器件价格已经越来越低,在“云”端构建一个足够大的 数据库并不困难,只要处理好数据权限问题便能很好的解决手机数据存储问题。除此之外还会带来另一个好处,就是数据分享更加便捷, 对于商业用户来说,各部门协力处理同一任务的情况经常发生,如果利用“云存储”则可以很好地协调大家的工作进度,而且可以做到手机移动计算与公司的台式机 固定计算协同,对商业用户来说非常重要。因此,云存储不仅作为云计算的一个辅助,而作为单独的数据分享平台也是十分有用的。

为什么是3G?

在上面两部分内容中,我忽略了一个问题:带宽!在台式机的云计算方面,带宽和延迟就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在移动云计算中同样是这样,如果按现在GPRS的速度,打开一些电脑网页也会出现延迟,更别说进行云计算了,因为云计算的处理部分虽然在“云”端,但单纯输入输出的数据量也不少,还得做到延迟非常小才行。因此,对于现在大众所使用的GSM网络来说,云计算相当于“天方夜谭”。但是我们遇到了一个很好的契机:3G的普及,包括我国的TD-SCDMA在内的3大3G标准,在慢速移动时都能提供至少2M的传输速率,对于台式机的云计算来说,这个带宽可能不够,但考虑到手机本身的输入输出量有限,如果合理设计输入输出界面的话完全可以满足移动云计算的要求。因此,对于移动云计算来说,3G带来的高带宽是必须的。

为什么是移动运营商?

看上面的叙述,其实只要有公司做一朵“云”,并制作一些相关软件即可实现。但我认为,有移动运营商来做这朵“云”更加合适,因为移动运营商掌握着3G网络的运营,能够更好地保证“云计算”时的带宽稳定,甚至可以做到使用户“永远在线”。而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在移动通信本身的业务趋向饱和时,转向移动计算领域也是一个好的尝试。因此,我认为由移动运营商来实现这朵“云”再好不过了。

运营模式在这里我想运用一下现在云计算里讨论很多的SAAS,就是Software-as-a-service的 缩写意思是“软件及服务”。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讲,可以把云计算的平台和软件当做服务来运营,作为一种附加在移动通信之外的业务提供给客户,从而可以针对受 众群体并促进本身的研发。而为了应对其它“移动云计算”公司的竞争,移动运营商可以推出类似“云系统永远在线”之类的服务,从而赢得竞争中的先机。

总之就是把云计算作为一种服务来销售,还可以针对使用者和开发者提供不同的服务,以此来获得长久的利润。

目前云计算领域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未来全世界只有五台计算机,Google一台,IBM一台,Yahoo一台,Amazon一台,微软一台。也就是未来世界的五朵云,如果中国移动能够把移动云计算做的很好的话,或许能让中国也拥有一朵“云”也说不定呢。

混合式云计算:混合起来不容易

 

 

 

 

“云计算”将成移动互联发展催化剂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诸如“适合移动互联网特点的应用缺乏”等问题,相比之下,传统互联网领域的各种应用却在不断地涌现,而云计算作为互联网领域的一种新的模式,受到了业界的关注。

    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全球性网络,在过去几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技术和商业模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移动互联网则融合了两者的发展优势,迸发出了巨大的商业潜力。随着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Web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移动互联网正在迅猛地发展。在日本和韩国,移动互联网已经凭借着出色的业务吸引力和资费吸引力,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国,虽然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但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背后仍留有许多有待探究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特点明显

    移动互联网是传统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络融合的产物,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或者将会使用移动终端访问互联网。但必须注意到移动互联网是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有着其独特的优点。

    移动应用具有随身性、可鉴权、可身份识别等独特优势,移动互联网将向着可运营、可管理的方向发展,将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产生新商业模式。可运营、可管理的用户群是移动通信业,同时也是移动互联网发展拥有的基础资源。移动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介的“单向广播”形式,它是双向的、互动的。它可以使最终用户和选择反作用于服务提供者,使服务提供更具针对性,同时也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出新的市场机会。

    然而和传统的互联网比起来,移动互联网在表现出其显著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局限。

    移动终端处理能力弱。传统互联网的终端一般是个人电脑工作站,而移动互联网的终端一般是手机等移动设备。无论是在运算还是多媒体处理方面,移动终端都与个人电脑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所能处理的应用也相对功能简单。

    网络带宽相对较小。目前中国移动建成的GPRS网络支持的理论最高速率为171.2kbit/s,尽管随着3G、WiFi等宽带移动接入技术的普及,带宽的瓶颈会不断被突破,但同时更多丰富应用的产生也将会对带宽提出更高的要求。

    发展移动互联网,绝不是简单的互联网移动化,也不是简单的移动业务互联网化,即简单地以互联网的模式运营移动业务。发展移动互联网,要融合传统互联网上优秀的模式,并结合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寻找适合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

    云计算理念体现价值

    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许多重要概念的产生,从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Computing)到网络计算(GridComputing)再到虚拟化(Virtualization),这些概念的产生都体现出了互联网技术的变革,并促进着互联网的发展。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互联网领域一个新的热点,已经受到各大IT企业的关注和推动。Gartner将云计算形容为一个条件成熟、要素具备下应孕而生的新现象(EmergingPhenomenon)。并把云计算定义为通过互联网提供给多个外部潜在客户,业务和应用实现不被用户感知的,具有规模经济的一种计算方式。尽管对云计算也存在着许多其他的定义,但他们都体现出了云计算一些共同的特点。

    云计算将计算从用户终端集中到“云端”,作为应用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计算通过分布式计算等技术由多台计算机共同完成。多台计算机组成的集合即所谓的“云”;用户只关心应用的功能,而不关心应用的实现方式,应用的实现和维护只由其提供商完成,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应用;云计算具有规模经济性,应用通过互联网提供给多个外部客户,多个客户共享同一个应用,进而实现了计算在客户间的共享,提高了处理器和存储设备的利用率,也避免了用户对信息系统的重复建设;云计算不是一个工具、平台、网站或者架构,而是一种计算的方式。

    结合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特点,我们不难看出,云计算是适合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一种模式。云计算将应用的“计算”从终端转移到服务器端,从而弱化了对移动终端设备的处理需求。这样移动终端主要承担与用户交互的功能,复杂的运算交由云端(服务器端)处理,终端不需要强大的运算能力即可响应用户操作,并将结果展现给用户,从而实现丰富的应用。

    云计算降低了对网络的要求,比如,用户需要查看某个文件时,不需要将整个文件传送给用户,而只需根据需求发送用户需要查看的部分的内容。由于终端不感知应用的具体实现,扩展应用变得更加容易,应用在强大的服务器端实现和部署,并以统一的方式(例如通过浏览器)在终端实现与用户的交互,因此为用户扩展更多的应用形式变得更为容易。

  

 

 

 

移动云计算:通信业的未来

        由于云计算偏重网络、“轻视”终端的特性,在3G大规模部署的2009年,也许云计算将会“动”起来。

 

  在云计算时代,由于运算能力通过网络更多的集中于“云”中,移动终端本身的处理能力不再重要。而业务的推广将不再面临终端的障碍,因为用户无需为一个新业务更换更高端的手机。

        “由于3G发牌、资费下调,手机上网将会成为主流,所有这些都为移动云计算带来了很多契机。”谷歌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林斌在不久前举办的通信技术年会上表示。

  由于云计算偏重网络、“轻视”终端的特性,在3G大规模部署的2009年,也许云计算将会“动”起来。

  云端升空

  “2009年云计算最大的转变将是云端从PC蔓延到手机。”林斌向《通信产业报》(网)记者表示。之前谷歌中国总裁李开复曾经表示,云计算应该是你把网线插上去以后,就像插了电一样,你的机器就可以上网了。

  在2009年,伴随着3G的来临,这根网线可能消失,更重要的转变则是云端则在PC之外加入了手机。云计算蔓延的“后果”之一将是终端越来越傻瓜,因此,PC与手机的性能差距将微不足道。

  “实际上,在手机等处理性能不佳的设备上,更适合使用云计算技术,因为用户迫切需要将大量的,终端无法处理的操作放到云端去协同处理。”UCWEB执行董事、产品总裁何小鹏向《通信产业报》(网)记者表示。

  在专家看来,云计算优于原有的集中计算与个人终端计算的优势在于,你只需知道如何使用应用程序,而不必知道有关它的一切,也不会收到电脑的约束,无论你是用笔记本、手机,或者其他任何可以上网的设备,都可以随时使用你需要的应用程序。因此,面对可以随时随地的手机与尚不能随时随地的PC,高下立现。

  但是对于GSM网络来说,其每秒数十K的传输速率对于实现云计算而言基本是“天方夜谭”,但是3G的到来就将这一切变成可能。“在3G的移动网络环境下,已经足够支撑基本的移动云计算了。”何小鹏表示。

  更重要的则在于移动终端本身的限制,“我们处于运算能力集中于终端的时代,其主要矛盾之一在于终端的便携性与运算能力无法兼顾。”何小鹏向记者解释云计算对于移动终端的重要性。因为在云计算时代,由于运算能力通过网络更多的集中于“云”中,移动终端本身的处理能力不再重要。

  “显然,业务的推广将不再面临终端的障碍,因为消费者无需为一个新业务更换一部更高端的手机。”中国移动研究院研究员王旭表示。

 

  承载通信行业未来

  受限于体积和便携性的要求,手机的处理、运算和存储能力的提升都是有瓶颈的,但是“云计算”的概念为此打开的另外一扇门。利用远端“云”的高速处理能力,即使手机本身性能不高。

  但只要满足与远端“云”的输入输出数据交换,便能够得到理想的结果。

  而这将在加速互联网与通信网融合的同时,给通信行业带来巨变。思杰系统公司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曹衡康表示:“其实国外的很多电信业者开始做云计算,台湾最大的电信业者--中华电信也已经在和我们谈引入云计算。”业界普遍认为,3G时代的运营商要做的就是成为“一朵云”,并通过3G网络为手机用户提供原本无法想像的服务。

  “云计算不是一个计算模式,而是一种服务模式。让所有的用户随时随地能够用到任何软件、任何服务,任何一台PC都能够实现。如果电信业者能够抓到这个商机的话,其实成长的机会会非常大。”曹衡康说。

  曹衡康还透露,已经有一家国内的运营商在和思杰接洽做云计算方面的业务。“电信业者应该开始转变想法,不仅是做传统的电信业者,要思考如何把电信业的服务透过云计算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如果电信业往这个方向走的话,会给很多IT厂商带来很大的商机,而不只是传统的一些设备厂商。”

  很显然,基于移动终端的云计算服务将会成为主流。“Google、Baidu、QQ和UCWEB这几家主流应用和服务提供商当前在移动互联网上采用的都是云计算的技术框架。”何小鹏表示,而在他看来,中国移动针对个人用户推出的飞信,针对大客户而推出的MAS业务也是一定程度基于移动云计算技术。但是想取得更佳的移动使用体验和更多的综合服务,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都需要做更多的努力才行。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而不是现在各自为战偶有合作的嫁接。而以技术为驱动的互联网对移动通信的技术演变和借鉴自然也是不可小觑的。移动通信的发展其实也是有根源的——沟通的无障碍。从某种程度而言,这正与移动云计算的根源相似。

 

 

 

 

Cloud Computing Apps To Rule On Mobile Devices: Report

The number of subscribers to mobile cloud computing applications will explode to nearly 1 billion by 2014, according to a study from ABI Research, a market analysis firm.

In 2008, only 42.8 million mobile device users subscribed to cloud computing services that move computing power and data storage away from mobile phones to on-demand or "cloud-based" services. But ABI expects that number to rapidly climb to just over 998 million mobile phone users in 2014.

Through next year, the majority (about 60 percent) of mobile cloud-computing applications will be location-based services such as navigation and map appl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But beyond that, the mix of mobile cloud computing applications will expand to include collaborative document sharing, scheduling and sales force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An example of the kind of mobile cloud computing application consumers will increasingly use is available today from lock manufacturer Schlage, which offers the "Link" service, a keyless lock system that homeowners use through their mobile phones to control door locks, as well as a home's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s, security cameras and even lights. 物联网!

ABI Research expects the major "Platform-as-a-Service" vendors, includingGoogle (NSDQ:GOOG), Amazon (NSDQ:AMZN) Web Services and Salesforce.com, will begin "aggressively" marketing their mobile capabilities in 2010.

"By 2014, mobile cloud computing will become the leading mobil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strategy, displacing today's native and downloadable mobile applications," said ABI senior analyst Mark Beccue in a statement about the report.

 

 

 

 

Computing in a Mobile Cloud

Building a viable business around mobile applications is proving to be an immensely difficult chore for most startups, but the solution to this third-generation problem may lie in a decades-old technology–cloud computing.

 

Cloud computing is on-demand computing that does not reside at the users’ premise. Instead, the computing resources are owned and managed by a service provider and the users access the resources via the Internet.

 

To date cloud computing has been used almost exclusively on PC networks, but a number of mobile app developers and analysts are singing the praises of mobile cloud computing.

 

“I see this happening already in games like Second Life and World of Warcraft, where they are running PC-type games on a server and streaming them cloud-style to mobile devices,” said Frank Dickson, an analyst with Multimedia Intelligence. “This will also happen in non-gaming and corporate mobile apps.”

 

Building mobile applications for thousands of handsets and software configurations–40 just for BlackBerry models–is expensive and labor intensive. And after the apps are built they must be downloaded, something proving to be a significant hurdle, and then they must run efficiently on low-power processors and bandwidth-challenged mobile networks.

 

“Outside of iPhone users, consumers don’t want to download thick clients to their mobile phones, and the processors in the handset are still not powerful enough to run these apps at a decent rate,” said Nihal Mehta, CEO of buzzd, a New York City-based startup that markets a location-aware entertainment-oriented social network. (seeVirgin Mobile Buzzd on Nightlife)

 

As a result struggling mobile app developers are seeking ways around the download route. One option is to use SMS. But that can severely limit some of the key features of the applications.

 

The other is to avoid running the application on the handset altogether and instead do all the power crunching in the cloud and send the output to the handset’s browser.

 

“This way you are eliminating the handset and the handset’s processor as stumbling blocks and now that we are moving to higher speed networks all that’s being sent are images in one direction and keystrokes in the other,” Mr. Dickson said.

 

In many ways cloud computing is a return to the earliest days of corporate computing when PC networks were built on client-server applications, where most of the computing happened at the server.

 

“The desktop clients have gotten a lot richer since those days, but computing is moving back to the cloud in the mobile world and most of the minimal computing on the handset will occur in the browser,” said Shahid Khan, senior partner with IBB Consulting.

 

 

 

全球移动云计算用户2014年达10亿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ABI Research的最新预测报告,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全球使用移动云计算的用户将从现在的4280万增长到2014年的9.98亿人,几乎快要突破10亿人。

  很多人对云计算这个概念还比较模糊,什么是云计算呢?从定义上讲,云计算就是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务。

       说白了就是云计算提供一个服务器群平台,用户的运算都在这些平台上进行,一旦有需要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超找资料。

 

  ABI Researc的高级分析师Mark Beccue表示:“从2008-2010年,当地服务的应用拉动云计算用户人数的增长,特别是导航、地图服务的应用。”

  Beccue还表示,60%的移动云计算用户都会使用基于当地服务的程序应用,到2014年移动云计算将成为领先的移动应用服务,取代现在一些基本的、可下载的程序应用。

  云计算还可以为广大移动用户带来新的便利,这包括了文件共享、信息管理等。云计算火了,像Google、Amazon AWS和Force.com这样的Paas平台也会在2010年强势出击。

 

ABI Research: 'Mobile Cloud Computing' the Next Big Thing

 

A new study from ABI Research (News - Alert) has revealed that ‘cloud computing’ will completely transform the way mobile applications are being developed, acquired, and used. ‘Cloud computing’ will dramatically reduce the requirement of advanced handsets for running mobile appl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study.

 

 

The new architecture based on software running in the cloud will make the current mobile application model obsolete by 2014. ABI Research has predicted that the ‘cloud computing’ model will soon catch up and by the end of 2014 it will be delivering annual revenues to the tune of $20 billion

“Mobile application developers today face the challenge of multiple mobile operating systems,” said Senior Analyst Mark Beccue. “Either they must write for just one OS, or create many versions of the same application. More sophisticated apps require significant processing power and memory in the handset. Using Web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 can run on servers instead of locally, so handset requirements can be greatly reduced and developers can create just one version of an application. This trend is in its infancy today, but ABI Research believes that eventually it will become the prevailing model for mobile applications.”

However, notes ABI Research, intermittent network availability could pose a big challenge for the adoption of the ‘cloud computing’ model. A cloud-based application stops working if you lose your connection. New programming languages such as HTML 5 could come to the rescue as they can enable data caching on the handset, allowing work to continue until cellular signal is restored.

“Cloud computing will bring unprecedented sophistication to mobile applications,” Beccue notes. “To mention just a few examples, business users will benefit from collaboration and data sharing apps. Personal users will gain from remote access apps allowing them to monitor home security systems, PCs or DVRs, and from social networking mashups that let them share photos and video or incorporate their phone address books and calendars.”

 

 

 

 

 

 

诺基亚前CTO:手机未来在云计算

        北京时间4月16日上午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诺基亚前首席技术官(CTO)鲍勃·埃努西(Bob Iannucci)周二表示,手机市场的未来不在于硬件或软件,而在于云计算平台。

埃努西说,使用手机的目的在与于熟人进行沟通,因此,真正的手机操作系统也要围绕这些熟人而设计。埃努西认为,无线应用的未来应该是组建一个由好友列表、图片、视频和各种信息构成的Web平台。

该平台并不是由某一特定运营商托管,也不是针对某一特定操作系统,相反,它以云计算形式存在,用户可通过任何设备、任何运营商访问所需信息。

这样,移动通信将变成像大型主机或PC等更加成熟的技术。埃努西说,移动产业当前的状况好比Windows系统和英特尔处理器尚未结合前的PC产业。

 

云计算?框计算?电信怎么算?

 

    业界已经达成共识,未来网络竞争实际上是以平台为核心的竞争,这种平台能够控制价值链形成难以超越的核心竞争力。“云计算”和“框计算”都是IT企业提出的战略,本质上正是为了打造这样的平台,从而凝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并通过为用户提供一切所需的信息和服务吸纳庞大的用户资源,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讲,在这些“计算”思想下,来自IT业的竞争冲击越来越大,并已经威胁到电信业务市场。利用“云计算”,IT厂商已经开始抢占信息化的商机,未来将抢食电信运营商的一些传统业务收入。例如数据中心业务,云计算能将软件和硬件结合起来,需求响应快,企业用户可以根据费用灵活定制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与之相比,电信运营商的传统数据中心业务则显得落后、应用贫乏单调。威胁同样来自3G移动互联网,我们发现,基于云计算、框计算的商业模式,电信运营商都有可能被管道化。云计算在手机终端比PC终端更有市场,目前手机终端智能化程度不高,内存和储存能力也小,基于“云计算”,让用户最方便地直接从无线互联网上找到所需资源使用,解决了目前很多手机终端瓶颈。同样,框计算应用在移动互联网上,只需要在手机终端上有一个框,就可以在开放的环境中搜索到应有尽有的优质应用,包括资讯、音乐、视频、位置信息、游戏等,而这在电信运营商掌控之外,对电信运营商传统的半封闭的“移动梦网”模式带来的冲击,比AppStore模式带来的威胁更严重、直接,因为AppStore是相对封闭的,并且容易复制。

 

    电信运营商需要正视这些威胁,同时也要看到,云计算和框计算的理论精髓,其实也给电信运营商带来新机遇,对于提升自身竞争力有着很好的作用。电信运营商本身在经营分析、网管以及客户资料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云计算需求,因此可以组建企业内部云,重构IT统一支撑平台,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电信运营商目前巨大的基础设施网络为其搭建真正的公共云计算平台有其他企业难以复制的优势,运营商可以提供Web和其他应用的托管与运行平台,也可以成为信息银行,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更好、更安全的信息存储、访问和恢复服务等等。这在未来信息化大市场将有广阔空间。美国电信巨头AT&T于2008年8月份面向商业用户推出了一项计算机网络和存储服务——SynapticHosting,成为首个进入“云计算”领域的电信运营商。电信运营商进军“云计算”领域不仅是自保,也是创造新商业价值的转型需要。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其实无论是AppStore模式的冲击还是还是“框计算”、“云计算”模式的威胁,我们需要看到,移动互联网开放的趋势不可阻挡,无论是处于产业链上的哪一个环节,只要有足够的整合资源的力量,有吸引用户的能耐,就能拥有产业链的主导权。电信运营商最重要的是要能够抓住用户,要以开放的姿态吸引更多资源,要有对多元盈利模式的准备。“框计算”背后对用户需求的研究与分析,值得电信行业学习。百度“框计算”的灵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用户各种奇怪的搜索关键词,例如“听起来让人高兴的mp3”、“现在几点了”等,必须通过语义分析,才能理解用户需求,给予用户满意答案。所以百度花了很大精力去研究包括语义分析、行为分析、智能人机交互等的需求识别技术。那么我们电信运营商目前各种热线电话、网上营业厅等渠道充斥着各种用户咨询、投诉,在2.5G、3G手机门户上,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搜索与查询,这背后都包含着用户的各种需求,电信行业对这种需求研究有多少?对用户需求的研究是否深入,决定着对用户的吸引力,同时也决定着未来更多元盈利模式的主动权。电信运营商本身有着让人垂涎的平台和庞大用户群,只要利用这些计算的思想与机遇,成为无线互联网领域强大的资源整合者,产生巨大的用户黏性,一切威胁都能随之化解。

 

 

 

下载地址

 

阅读(1229)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朦胧的云计算

下一篇:云计算的由来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