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4081
  • 博文数量: 20
  • 博客积分: 545
  • 博客等级: 中士
  • 技术积分: 24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9-19 15:24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3年(6)

2012年(14)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Delphi

2013-01-07 11:48:57

    ISO9001标准已在国际上取得了重要认可,其适用于希望改进运营和管理方式的任何组织,不论其规模或所属部门如何,实施该体系之后,企业可以提高自身竞争优势获得更多地好处。

    管理评审的目的

    ISO9001标准中明确规定“负有执行职责的供方管理者,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质量体系进行评审,确保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满足本标准要求和供方规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由标准要求可以看出,进行管理评审的目的是通过评审,确保组织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质量体系的持续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2000版标准要求),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能力、市场占有率和社会信誉。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明确管理评审的上述目的。切忌评审仅仅停留在汇报、分析标准要素和程序文件的执行上,而对组织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质量体系是否适应组织内部、外部的环境变化,在市场中所处的水平,是否适合本组织的实际情况不作分析和评价。从而无法对组织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体系是否持续适宜、充分和有效做出结论,也很难针对评审的目的提出需要改进的问题,更谈不上达到管理评审的目的。所以,最高管理者和参加管理评审的所有人员、都必须明确管理评审的目的,围绕目的进行评审。

    管理评审的内容

    组织所处的客观环境(内部的、外部的)不断地变化,如新的法律、法规要求、新的市场要求,组织的人事变动、产品变换以及工艺路线调整、设备更新等,都可能影响到质量管理体系。因此,要针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评价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

    组织针对变化了的环境对质量体系作出变更,采取持续改进活动并对质量管理体系采取相应的调整,在这些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考虑不周全的问题,有的可能是过程未得到充分展开,有的可能是职责或接口关系规定的不明确,有的是资源配置不合理,有的是控制要求不落实,使相关过程未能协调有效地受控和运行。因此,应针对上述问题的出现及时评价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

    组织应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后的产品质量、过程质量的符合性,达到顾客满意的程度,质量体系是否已得到有效运行,内审、纠正和预防措施是否都正常实施来及时评价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管理评审应评审的重要问题

    最高管理者应把管理评审的重点放在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问题;长期存在的质量问题;质量体系运行中的系统问题上,这些问题,有些是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解决的,有些是需要较大投入才能解决的问题,最高管理者应根据组织自身的能力和需要,协调外部因素,采取纠正措施,解决内部存在的问题。

    管理评审提出纠正措施及验证

    针对管理评审输入文件的信息,及对各种信息的分析,找出问题制订纠正措施,管理评审中提出的纠正措施应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应确保纠正措施得到有效的实施,对于那些长期存在的问题或系统性问题,有时不能急于求成,应分期采取纠正措施。对于纠正措施的效果也应分期验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予以调整。管理评审提出的纠正措施实施后应予以验证,并报下次管理评审。使最高管理者及时掌握纠正措施实施效果的信息,只有解决了体系中存在的系统问题和长期存在的问题,组织的质量体系才能得以完善和提高,才能更好地反映出企业质量体系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能力,才能反映最高管理者质量管理和质量提高的决心。

阅读(34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