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4977
  • 博文数量: 99
  • 博客积分: 4828
  • 博客等级: 上校
  • 技术积分: 141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8-27 17:28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99)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网络与安全

2012-09-21 13:35:13

   纺织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到纺织厂,人们心里总会浮现出纺织女工穿着白色围单忙碌奔波的场景。

 
  现在,这种传统形象正在悄然改变。在无锡一棉,一个纺纱车间只有100多人,全厂依靠9万个与ERP系统和电子商务配套,实现了信息化与纺织生产、管理、经营的良好融合。机器在飞速运转,纱线在锭子上飞舞,有的地方甚至看不到一个人影。这家有着90多年历史的企业,经过不断流程再造、工作法创新,企业规模扩大了5倍,用工人数却大大缩减,万锭用工仅为18人。
 
  无锡一棉的发展之路辉映着10年来中国棉纺织业的调整升级之路:由粗放型的规模扩张转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机制创新、体系创新、管理创新,破解招工难、劳动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受挤压等重重困难。
 
  转型增效 由大做强
 
  2000年以来,我国棉纺织行业进入了又一个高速发展期,仅2001~2008年的8年间,全国环锭细纱机就增长了5200多万锭,超过此前几十年的总和。“1.2亿环锭纺、232万头转杯纺、126万台织机”,凭借这样一组数据,我国棉纺织行业的纺纱生产能力已经超过了全球总量的50%,棉纺织大国地位无人能撼动。
 
  然而,只注重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也带来了种种弊端。首先是原料供应不足。2001~2007年,我国纱产量以每年17.5%的速度增长,对棉花的需求量持续上升,棉花供应存在较大缺口。其次,产能的高速膨胀加大了等的消耗。此外,棉花供应紧张带动了对粘胶纤维、涤纶等化纤产品的需求,加大了环境治理的压力。
 
  在这种形势下,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积极呼吁和引导棉纺织行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科学发展:不能只注重数量和产能的增长,必须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
 
  在内外压力作用下,棉纺织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10年来,现代棉纺织生产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加大应用先进装备,挖掘设备潜力,实现纺纱织布高速高产,保证产品高质量;新型棉纺织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紧密纺纱技术以及喷气、涡流纺及转杯纺技术的应用,为下游工序生产出风格各异的纱线新品种,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也给企业带来了较好的效益;两化融合技术促进企业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
 
  10年来,棉纺织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新产品种类逐步增多,产品更加精细化、功能化,附加值得到提高; 随着先进技术装备比重的提高,产品质量逐步提高;新产品产值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与此同时,通过推广少用和不用PVA上浆,纤维回收循环再利用,提升染纱技术降低污染,积极促进废水回收,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阅读(14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