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70928
  • 博文数量: 159
  • 博客积分: 6711
  • 博客等级: 准将
  • 技术积分: 147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8-21 17:4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59)

文章存档

2013年(42)

2012年(117)

我的朋友

分类: 项目管理

2012-09-07 10:14:24

民企和厦门推动新一轮搬迁改造

       民企之空间引导力
  了解到,在厦门办企业,不论是产业格局,还是空间距离,最大的瓶颈就是“小”,但如今,这终于不再是问题。
  顺着“跳出厦门岛,建设大厦门”的指引,厦门岛作为“大拇指”,与集美、同安、翔安、海沧,四个“手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手掌”。目前,厦门正在从一个不足100平方公里的城区,拓展为330平方公里的新城区;由一个海岛型城市,跨越出来形成一个海湾型城市。而各种专业特色园区的建设,则让民营企业在厦门可快速找到“组织”。
  了解到,数以万计的民营企业就是最大的受益者。民营企业家们,从在岛内创业,再到搬到岛外换来更大的空间,政府引导一批民营企业从岛内到岛外,取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从小到大 民企和厦门一起长“大”

  “厦门市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如今,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之一。”陈津曾是厦门市民营办主任,在他眼里,厦门民营经济是伴随特区经济发展逐步壮大的,并逐渐成为特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统计数据显示,起步之初,厦门的民营经济发展非常缓慢,1981年,个私经济工业产值20万元,个私商业零售额210万元,城镇个体从业人员仅有2340人。而如今,这一数据早已发生数十万倍的增加,私营企业数量已经超过7.35万户,占全市实有企业总数的84%,成为厦门最大的企业群体,创造了全厦门市近一半的就业机会,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这一切不仅得益于中国非公经济发展宏观政策面的改善,同时更得益于厦门特区经济快速发展为其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陈津说,尤其是最近几年,基本建成岛外71平方公里新城核心区,形成岛内外一体化的城市新格局和产业新布局,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文章来自:  

阅读(32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